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公诉变更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引言第12-13页
一、公诉变更制度的概述第13-20页
 (一) 公诉变更权的基本内涵第13-14页
  1. 公诉变更权的含义及其类型化第13-14页
  2. 公诉变更权的性质第14页
 (二) 公诉变更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4-20页
  1. 控审分离原则第15-16页
  2. 现代公诉权的裁量性和主动性第16-17页
  3. 检察官的客观义务第17-18页
  4. 人权保障理论第18页
  5. 诉讼效益理论第18-20页
二、公诉变更制度的比较法考察第20-27页
 (一) 德国第20-21页
 (二) 法国第21-22页
 (三) 英美法系国家第22-23页
 (四) 日本第23-24页
 (五) 澳门和台湾地区第24-25页
 (六) 公诉变更制度之比较第25-27页
三、我国公诉变更制度的检视第27-31页
 (一) 我国的立法现状第27页
 (二) 司法现状第27-28页
 (三) 我国公诉变更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8-31页
  1. 违背"程序法定"原则第28-29页
  2. 公诉变更的时间限定不合理第29页
  3. 被告人的权利救济缺乏必要的保障第29页
  4. 法院自动变更起诉罪名无限制第29-30页
  5. 对公诉变更后的案件的后续程序无规定第30页
  6. 未关注受害人权益的保障第30-31页
四、完善我国公诉变更制度的构想第31-37页
 (一) 构建我国公诉变更制度的价值取向第31-32页
  1. 贯彻控申分离的原则第31页
  2. 贯彻人权保障的原则第31页
  3. 贯彻检察官的客观性义务要求第31-32页
  4. 贯彻起诉便宜主义第32页
  5. 贯彻诉讼经济第32页
 (二) 完善我国公诉变更制度的构想第32-37页
  1. 将公诉变更制度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确立第32页
  2. 注重被告人及受害人权利的保障第32-33页
  3. 公诉变更的时限应当在一审法庭辩论结束前第33-34页
  4. 文书的要求第34页
  5. 公诉变更的适用范围第34-35页
  6. 法官变更罪名的限制第35-37页
致谢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庭审阶段回避申请权研究--以一审为视角
下一篇:民事诉讼中的涉外送达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