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 1.2 多孔介质中流动及换热的研究方法 | 第12-17页 |
| 1.2.1 理论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2.2 多孔介质模型的发展 | 第13-14页 |
| 1.2.3 多孔介质中渗流关系式的研究发展 | 第14-15页 |
| 1.2.4 多孔介质内部对流换热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1.3 聚合物溶液多孔介质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2 非牛顿流体和多孔介质简介 | 第20-25页 |
| 2.1 非牛顿流体 | 第20-23页 |
| 2.1.1 非牛顿流体定义及分类 | 第20-22页 |
| 2.1.2 非牛顿流体的流变模型 | 第22-23页 |
| 2.2 多孔介质及其特性 | 第23-24页 |
| 2.2.1 多孔介质简介 | 第23页 |
| 2.2.2 多孔介质的常用物理量 | 第23-24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多孔介质试验台系统介绍及数据测量 | 第25-40页 |
| 3.1 实验系统流程及设备介绍 | 第25-33页 |
| 3.1.1 试验台系统及流程 | 第25-26页 |
| 3.1.2 试验系统设备及装置 | 第26-33页 |
| 3.2 实验误差分析 | 第33-37页 |
| 3.2.1 热量的测量误差分析 | 第33-34页 |
| 3.2.2 温度测量误差分析 | 第34-36页 |
| 3.2.3 压力的测量误差 | 第36页 |
| 3.2.4 换热系数的误差分析 | 第36-37页 |
| 3.3 实验台的安装调试和实验步骤 | 第37-39页 |
| 3.3.1 试验台的安装 | 第37-38页 |
| 3.3.2 实验步骤 | 第38-3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水和PAM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流动实验结果的分析 | 第40-58页 |
| 4.1 HPAM溶液的配备 | 第40-41页 |
| 4.2 水和PAM水溶液流经多孔介质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57页 |
| 4.2.1 不同浓度的PAM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流经多孔介质压降与流量的关系 | 第41-46页 |
| 4.2.2 不同温度下孔隙雷诺数和摩擦系数的关系 | 第46-49页 |
| 4.2.3 不同公式模型摩擦系数的对比 | 第49-57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5 水和PAM溶液流经多孔介质的换热实验结果分析 | 第58-73页 |
| 5.1 实验数据处理 | 第58-59页 |
| 5.1.1 温度的确定 | 第58页 |
| 5.1.2 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和努赛尔数的确定 | 第58-59页 |
| 5.2 水在不同多孔介质模型中的流动换热实验分析 | 第59-64页 |
| 5.2.1 流动换热的分析研究 | 第59-62页 |
| 5.2.2 多孔介质平均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与流量之间的关系 | 第62-64页 |
| 5.3 PAM溶液流经多孔介质模型的换热分析 | 第64-68页 |
| 5.3.1 流速及孔隙模型对PAM溶液换热的影响 | 第64-66页 |
| 5.3.2 不同热流密度对PAM溶液在多孔介质模型中换热的影响 | 第66-68页 |
| 5.4 多孔介质堆积颗粒模型的综合换热效率 | 第68-71页 |
| 5.5 固体骨架与流体之间温度变化 | 第71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结论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