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 小结 | 第16-17页 |
2 试验方法及研究方案 | 第17-25页 |
2.1 岩样的选择与制作 | 第17-18页 |
2.2 试验仪器设备 | 第18-21页 |
2.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1-24页 |
2.4 小结 | 第24-25页 |
3 水-岩作用下层理砂岩压缩试验研究 | 第25-52页 |
3.1 水-岩作用下层理砂岩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第26-31页 |
3.2 水-岩作用下层理砂岩压缩试验力学性质变化规律 | 第31-43页 |
3.3 水-岩作用下层理砂岩压缩破坏形态规律分析 | 第43-51页 |
3.4 小结 | 第51-52页 |
4 水-岩作用下层理砂岩卸荷试验研究 | 第52-71页 |
4.1 水-岩作用下层理砂岩卸荷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第52-55页 |
4.2 水-岩作用下层理砂岩三轴卸荷力学性质变化规律 | 第55-63页 |
4.3 水-岩作用下层理砂岩三轴卸荷破坏形态规律分析 | 第63-69页 |
4.4 小结 | 第69-71页 |
5 水-岩作用下层理砂岩劣化机理分析 | 第71-85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71页 |
5.2 浸泡溶液离子浓度变化规律分析 | 第71-73页 |
5.3 水-岩作用下层理砂岩次生孔隙率变化规律分析 | 第73-75页 |
5.4 水岩作用下层理砂岩微观结构变化规律分析 | 第75-79页 |
5.5 力学参数劣化度比较分析 | 第79-81页 |
5.6 水-岩作用作用下层理砂岩损伤劣化机理分析 | 第81-83页 |
5.7 小结 | 第83-85页 |
6 水-岩作用下层理砂岩卸荷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 第85-100页 |
6.1 损伤本构关系与损伤变量的确定 | 第85-86页 |
6.2 岩石微元强度的推导 | 第86-87页 |
6.3 基于Weibull分布的延时损伤软化模型 | 第87页 |
6.4 确定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方程 | 第87-88页 |
6.5 水-岩作用下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计算 | 第88-91页 |
6.6 水-岩作用下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验证 | 第91-98页 |
6.7 小结 | 第98-10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4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00-102页 |
7.2 展望 | 第102-104页 |
参考 文献 | 第104-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109-110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