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流新息的配网矩阵式故障定位算法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故障定位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4页 |
| 1.2.1 中性点接地方式简介 | 第10-11页 |
| 1.2.2 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3 多相短路故障定位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1.3 配电网坏数据辨识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配电网故障电流新息特征分析 | 第17-34页 |
| 2.1 引言 | 第17页 |
| 2.2 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新息特征 | 第17-24页 |
| 2.2.1 电流新息分布 | 第18-22页 |
| 2.2.2 算例分析 | 第22-24页 |
| 2.3 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新息特征 | 第24-27页 |
| 2.3.1 电流新息分布 | 第24-26页 |
| 2.3.2 算例分析 | 第26-27页 |
| 2.4 多相短路故障新息特征 | 第27-31页 |
| 2.4.1 不接地系统电流新息分布 | 第27-29页 |
| 2.4.2 电阻接地系统电流新息分布 | 第29-31页 |
| 2.5 多端供电配电网故障新息特征 | 第31-33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基于电流新息的故障定位矩阵算法 | 第34-48页 |
| 3.1 引言 | 第34页 |
| 3.2 配网电流新息图形成 | 第34-37页 |
| 3.3 线路故障坏数据交叠辨识 | 第37-40页 |
| 3.3.1 量测坏数据新息图特征 | 第37-38页 |
| 3.3.2 线路故障新息图特征 | 第38页 |
| 3.3.3 辨识过程 | 第38-40页 |
| 3.4 新息分相矩阵定位方法 | 第40-47页 |
| 3.4.1 传统定位算法不足 | 第41-42页 |
| 3.4.2 电流新息分相改进算法 | 第42-4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矩阵定位算法的仿真算例 | 第48-59页 |
| 4.1 引言 | 第48页 |
| 4.2 仿真模型搭建 | 第48-49页 |
| 4.3 单相接地故障算例分析 | 第49-56页 |
| 4.3.1 电阻接地系统算例 | 第49-54页 |
| 4.3.2 不接地系统算例 | 第54-55页 |
| 4.3.3 多端供电系统算例 | 第55-56页 |
| 4.4 多相短路故障算例分析 | 第56-5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