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选题依据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第10-11页
    1.3 再生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1-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1.4.1 再生骨料合理取代率的确定第16页
        1.4.2 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测试第16页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6-18页
第二章 再生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第18-36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试验原材料第18-19页
    2.3 再生粗骨料的基本性能第19-20页
        2.3.1 吸水率第19页
        2.3.2 压碎值第19页
        2.3.3 表观密度第19-20页
    2.4 胶凝材料的基本性质第20页
    2.5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20-23页
    2.6 再生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第23-24页
        2.6.1 主要的实验仪器第23-24页
    2.7 塌落度的影响因素探究第24-26页
    2.8 再生混凝土砌块破坏形态第26-27页
        2.8.1 强度的计算方法第27页
    2.9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7-34页
        2.9.1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综合对比第30-34页
    2.10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耐久性研究的优化方案第36-39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混凝土耐久性主要的内容第36页
    3.3 混凝土耐久性试件的确定第36-37页
    3.4 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因素第37-39页
第四章 再生混凝土抗冻融试验研究第39-49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试验原材料第39-40页
    4.3 主要试验器材第40页
    4.4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第40-41页
    4.5 试验主要过程第41页
    4.6 冻融试验的结果第41-43页
    4.7 试验结果分析第43-45页
        4.7.1 强度损失率计算第43页
        4.7.2 再生混凝土与天然混凝土强度损失之间的对比第43页
        4.7.3 质量损失率的计算第43-44页
        4.7.4 再生混凝土与天然混凝土质量损失之间的对比第44-45页
    4.8 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因素第45-46页
    4.9 混凝土冻害机理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再生混凝土抗渗透试验研究第49-61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试验原材料第49-50页
    5.3 试件的配合比设计、制作及养护第50-51页
    5.4 试验主要仪器第51-52页
    5.5 试验主要过程第52-53页
    5.6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3-55页
    5.7 影响混凝土抗渗性能的主要因素第55-57页
    5.8 混凝土渗透破坏机理第57-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6.1 结论第61-62页
    6.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技术能力对船舶产业链价值共创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Q345钢与铝青铜激光熔覆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