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叉车动力学仿真与振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内燃叉车减振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基本框架 | 第11-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内燃叉车振动测试与分析 | 第14-25页 |
2.1 叉车关键零部件振动测试 | 第14-22页 |
2.1.1 方向盘振动测试 | 第14-16页 |
2.1.2 仪表架振动测试 | 第16-18页 |
2.1.3 动力总成悬置传递率测试 | 第18-20页 |
2.1.4 传动系统振动测试 | 第20-22页 |
2.2 叉车关键零部件模态测试 | 第22-24页 |
2.2.1 仪表架模态测试 | 第22-23页 |
2.2.2 向盘模态测试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内燃叉车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25-36页 |
3.1 ADAMS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25-29页 |
3.1.1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25-26页 |
3.1.2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26-29页 |
3.2 叉车刚性部件模型参数 | 第29-30页 |
3.3 叉车柔性部件模型参数 | 第30-35页 |
3.3.1 动力总成悬置模型 | 第30-32页 |
3.3.2 轮胎模型 | 第32-33页 |
3.3.3 车架与螺栓的柔性体模型 | 第33-35页 |
3.4 内燃叉车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内燃叉车动力学仿真与动力总成悬置优化 | 第36-47页 |
4.1 发动机激励力 | 第36-37页 |
4.2 动力学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 第37-40页 |
4.3 动力总成悬置优化 | 第40-44页 |
4.3.1 优化目标 | 第40页 |
4.3.2 优化变量 | 第40-41页 |
4.3.3 约束条件 | 第41页 |
4.3.4 优化方法 | 第41页 |
4.3.5 优化结果 | 第41-44页 |
4.4 优化方案验证测试 | 第44-46页 |
4.4.1 装车验证测试方案 | 第44-45页 |
4.4.2 优化前后结果对比 | 第45-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内燃叉车参数化仿真优化平台 | 第47-54页 |
5.1 ADAMS用户界面定制 | 第47-50页 |
5.1.1 用户界面对象属性 | 第47-48页 |
5.1.2 内燃叉车模型菜单 | 第48-50页 |
5.2 内燃叉车功能界面的开发 | 第50-53页 |
5.2.1 建模参数界面 | 第50-51页 |
5.2.2 仿真参数界面 | 第51-52页 |
5.2.3 仿真分析界面 | 第52页 |
5.2.4 悬置优化界面 | 第52-5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4-5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