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渗氮钢及渗氮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1.2.1 渗氮钢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渗氮钢的调质 | 第12-13页 |
1.2.3 渗氮基础 | 第13-15页 |
1.2.4 渗氮过程的组织变化 | 第15-16页 |
1.2.5 合金元素对渗氮层性能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6 渗氮技术 | 第17-1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调质工艺对 32Cr3Mo1V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20-3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2 试验设备及使用 | 第20-21页 |
2.3 试样制备与试验实施 | 第21-23页 |
2.4 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23页 |
2.4.1 金相观察仪器与试样制备 | 第23页 |
2.4.2 力学性能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23页 |
2.5 调质后 32Cr3Mo1V钢金相组织观察与分析 | 第23-28页 |
2.5.1 淬火后 32Cr3Mo1V钢金相组织观察与分析 | 第23-25页 |
2.5.2 回火后 32Cr3Mo1V钢金相组织观察与分析 | 第25-28页 |
2.6 调质后 32Cr3Mo1V钢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28-35页 |
2.6.1 淬火温度对 32Cr3Mo1V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8-31页 |
2.6.2 回火温度对 32Cr3Mo1V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1-34页 |
2.6.3 调质工艺对 32Cr3Mo1V钢屈强比的影响 | 第34-3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调质工艺对 32Cr3Mo1V钢渗氮效果的影响 | 第36-51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3.2 试验设备及使用 | 第36-37页 |
3.3 试样的制备与试验实施 | 第37-38页 |
3.4 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38-39页 |
3.4.1 渗氮层金相观察仪器与试样制备 | 第38页 |
3.4.2 X射线衍射仪器与方法 | 第38页 |
3.4.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8页 |
3.4.4 渗氮层表面硬度和脆性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38-39页 |
3.4.5 渗氮层硬度梯度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39页 |
3.4.6 渗氮层深度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39页 |
3.5 调质工艺对渗氮层组织的影响 | 第39-44页 |
3.6 调质工艺对渗氮层表面硬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3.7 调质工艺对渗氮层硬度梯度和层深的影响 | 第45-48页 |
3.8 调质工艺对渗氮层N含量和脆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渗氮工艺对 32Cr3Mo1V钢渗氮效果的影响 | 第51-64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51页 |
4.2 试验设备及使用 | 第51-52页 |
4.3 试样的制备与试验实施 | 第52-53页 |
4.4 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53页 |
4.5 渗氮工艺对渗氮层组织的影响 | 第53-57页 |
4.6 渗氮工艺对渗氮层表面硬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4.7 渗氮工艺对渗氮层硬度梯度和层深的影响 | 第58-60页 |
4.8 渗氮工艺对渗氮层N含量和脆性的影响 | 第60-63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