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c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研究进展 | 第9-23页 |
1.2.1 逆水煤气反应(RWGS)合成CO | 第9-11页 |
1.2.2 二氧化碳甲烷化 | 第11-14页 |
1.2.3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烃类 | 第14-16页 |
1.2.4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 | 第16-17页 |
1.2.5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DME) | 第17-18页 |
1.2.6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高级醇 | 第18-21页 |
1.2.7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酸及甲酸盐 | 第21页 |
1.2.8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酰胺 | 第21-23页 |
1.3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助剂K对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剂Cu-Fe-Zn的活性影响 | 第24-39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2.2.1 试剂与材料 | 第24-25页 |
2.2.2 催化剂制备 | 第25页 |
2.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5页 |
2.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25-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8页 |
2.3.1 催化剂表征 | 第26-34页 |
2.3.2 催化剂活性分析 | 第34-36页 |
2.3.3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 | 第36-37页 |
2.3.4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37-38页 |
2.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双金属催化剂Ni-Cr/γ-Al_2O_3二氧化碳甲烷化性能研究 | 第39-48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3.2.1 试剂与材料 | 第39-40页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页 |
3.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0页 |
3.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40-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7页 |
3.3.1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1-45页 |
3.3.2 催化剂活性分析 | 第45-47页 |
3.4 小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6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1-6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