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32页 |
1 朱砂叶螨及其抗药性问题 | 第18页 |
2 昆虫(螨)抗药性机制的研究 | 第18-20页 |
3 细胞色素P450酶系 | 第20-26页 |
3.1 细胞色素P450 | 第21-25页 |
3.2 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 第25-26页 |
4 RNAi技术在细胞色素P450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第26-29页 |
4.1 RNAi技术的作用机制以及作用方式 | 第26-28页 |
4.2 RNAi中影响干扰效率的因素 | 第28页 |
4.3 RNAi技术在细胞色素P450研究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5 原核表达技术细胞色素P450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第29-30页 |
5.1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 第29-30页 |
5.2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细胞色素P450研究中的应用 | 第30页 |
6 昆虫(螨)细胞色素P450转录调控研究 | 第30-32页 |
6.1 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30-32页 |
引言 | 第32-34页 |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32页 |
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3 技术路线 | 第33-34页 |
第二章 甲氰菊酯对朱砂叶螨敏感品系和甲氰菊酯抗性品系的毒力测定 | 第34-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1.1 朱砂叶螨品系 | 第34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1.4 毒力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朱砂叶螨与甲氰菊酯抗性相关P450和P450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8-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6页 |
1.1 朱砂叶螨品系 | 第38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8-39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1.4 常用试剂的配置 | 第39-40页 |
1.5 实验方法 | 第40-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3页 |
2.1 定量PCR引物标准曲线扩增 | 第46-47页 |
2.2 朱砂叶螨P450和P450还原酶基因在SS和FeR中的表达水平分析 | 第47-48页 |
2.3 朱砂叶螨P450基因和P450还原酶基因cDNA全长克隆 | 第48页 |
2.4 朱砂叶螨6条P450基因序列分析 | 第48-49页 |
2.5 朱砂叶螨TcCPR基因序列分析 | 第49-50页 |
2.6 朱砂叶螨6条P450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第50-51页 |
2.7 朱砂叶螨TcCPR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第51-53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3-56页 |
第四章 朱砂叶螨P450和P450还原酶基因的表达模式解析 | 第56-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1.1 朱砂叶螨品系 | 第56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56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56页 |
1.4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62页 |
2.1 朱砂叶螨6条P450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和甲氰菊酯诱导下表达模式分析 | 第57-61页 |
2.2 朱砂叶螨TcCPR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和甲氰菊酯诱导下表达模式分析 | 第61-62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62-66页 |
第五章 朱砂叶螨P450和P450还原酶基因的RNAi研究 | 第66-8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6-71页 |
1.1 朱砂叶螨品系 | 第66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66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66页 |
1.4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66-67页 |
1.5 实验方法 | 第67-7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1-79页 |
2.1 朱砂叶螨6条P450基因RNAi研究 | 第71-75页 |
2.2 六条P450基因混合物的RNAi研究 | 第75-77页 |
2.3 朱砂叶螨TcCPR基因RNAi研究 | 第77-79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79-82页 |
第六章 朱砂叶螨P450和P450还原酶基因的原核表达研究 | 第82-10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2-94页 |
1.1 朱砂叶螨品系 | 第82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82-83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83页 |
1.4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83-85页 |
1.5 实验方法 | 第85-9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4-100页 |
2.1 朱砂叶螨TcCPR基因的原核表达以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94-95页 |
2.2 重组TcCPR蛋白活性分析 | 第95-96页 |
2.3 朱砂叶螨P450基因的原核表达以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96-97页 |
2.4 重组P450蛋白活性以及其动力学参数分析 | 第97-98页 |
2.5 甲氰菊酯对重组P450蛋白离体抑制分析 | 第98-99页 |
2.6 重组P450蛋白对甲氰菊酯的分解效果 | 第99-100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100-104页 |
第七章 朱砂叶螨转录因子对甲氰菊酯抗性相关P450基因的调控研究 | 第104-12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4-111页 |
1.1 朱砂叶螨品系 | 第104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104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104-105页 |
1.4 实验方法 | 第105-11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1-118页 |
2.1 朱砂叶螨6条转录因子基因cDNA全长的获得 | 第111-112页 |
2.2 定量PCR引物标准曲线扩增 | 第112页 |
2.3 朱砂叶螨6条转录因子基因在SS和FeR中的表达水平分析 | 第112-113页 |
2.4 利用RNAi技术分析朱砂叶螨转录因子对P450的调控关系 | 第113-115页 |
2.5 利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转录因子CncC和Maf对P450的调控关系 | 第115-118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118-122页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第122-126页 |
1 主要结论 | 第122-123页 |
1.1 生物测定明确了室内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的抗性水平以及P450酶系在抗性形成中的作用 | 第122页 |
1.2 克隆获得了与甲氰菊酯抗性相关的P450及其还原酶基因 | 第122页 |
1.3 qPCR解析了P450和TcCPR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以及甲氰菊酯诱导后的响应模式 | 第122页 |
1.4 RNAi明确了朱砂叶螨P450和TcCPR在甲氰菊酯抗性中的作用 | 第122-123页 |
1.5 异源表达P450和TcCPR基因及重组蛋白功能验证 | 第123页 |
1.6 明确了朱砂叶螨转录因子对甲氰菊酯抗性相关P450基因的调控关系 | 第123页 |
2 创新点 | 第123-124页 |
3 研究展望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 第146-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