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1页 |
一、隐名出资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 第11-13页 |
(一)隐名合伙概述 | 第11-12页 |
(二)隐名股东概述 | 第12-13页 |
二、隐名出资的主要理论问题 | 第13-24页 |
(一)股权代持协议的概念及法律定性 | 第13-14页 |
1.股权代持协议的概念及主体 | 第13页 |
2.出资协议的概念及主体 | 第13-14页 |
(二)股权代持协议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及适用性分析 | 第14-15页 |
(三)代持协议(股权代持/出资协议)的一般内容 | 第15-18页 |
(四)简述代持协议法律关系的性质 | 第18-20页 |
(五)代持协议各方法律风险总结 | 第20-24页 |
三、以隐名合伙为例阐述隐名投资在两大法系的立法例 | 第24-26页 |
(一)大陆法系立法模式 | 第24-26页 |
1.法国 | 第24-25页 |
2.德国 | 第25页 |
3.日本 | 第25页 |
4.我国台湾地区 | 第25-26页 |
(二)英美法系立法模式 | 第26页 |
1.英国 | 第26页 |
2.美国 | 第26页 |
四、我国在隐名出资方面的司法实践 | 第26-31页 |
(一)我国隐名出资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27-28页 |
1.为规避投资限制的规定 | 第27页 |
2.因改制而导致的公司职工隐名持有公司股份 | 第27-28页 |
(二)我国与隐名投资有关的立法 | 第28-29页 |
(三)我国隐名投资的司法实践 | 第29-30页 |
(四)公证办理股权代持协议的基本情况 | 第30-31页 |
五、代持协议的公证实务思考 | 第31-35页 |
(一)公证介入代持协议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二)公证介入代持协议的若干问题 | 第32-35页 |
1.公证首要的切入点是隐名出资人与显名出资人之间所签署的代持协议 | 第32-33页 |
2.代持协议公证中的公证告知事项 | 第33-34页 |
3.公证所发挥的调解职能 | 第34-35页 |
六、对完善我国“隐名投资”问题的法律思考 | 第35-43页 |
(一)法律方面的制约条款和建议 | 第36-38页 |
1.民法方面 | 第36-38页 |
2.行政法律法规方面 | 第38页 |
(二)相关其他制度建议 | 第38-39页 |
1.代持协议登记备案制度 | 第38-39页 |
(三)相关条款的构建 | 第39-43页 |
1.隐名出资的概念 | 第39-41页 |
2.隐名合伙的单列条款 | 第41-42页 |
3.隐名股东的单列条款 | 第42页 |
4.公证法中关于隐名投资的规定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