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7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17页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小型农田水利与关系网络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1 公共产品 | 第21-22页 |
2.1.1 公共产品的定义 | 第21页 |
2.1.2 公共产品的性质 | 第21页 |
2.1.3 公共产品的分类 | 第21-22页 |
2.2 小型农田水利 | 第22页 |
2.2.1 小型农田水利的定义 | 第22页 |
2.2.2 小型农田水利的准公共产品性质 | 第22页 |
2.3 关系网络 | 第22-25页 |
2.3.1 关系网络定义 | 第22-23页 |
2.3.2 关系网络理论 | 第23-24页 |
2.3.3 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供给意愿的影响机理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小型农田水利供给现状与农户关系网络现状描述 | 第25-33页 |
3.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3.1.1 数据来源 | 第25页 |
3.1.2 村庄基本特征 | 第25-26页 |
3.1.3 农户基本特征 | 第26-27页 |
3.2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状描述 | 第27-29页 |
3.2.1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现状 | 第27-28页 |
3.2.2 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 第28页 |
3.2.3 村小型农田水利管理维护现状 | 第28-29页 |
3.3 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供给现状描述 | 第29-30页 |
3.3.1 农户实际参与小型农田水利供给现状 | 第29页 |
3.3.2 农户是否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供给现状 | 第29页 |
3.3.3 农户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供给程度现状 | 第29-30页 |
3.4 农户关系网络现状描述 | 第30-33页 |
3.4.1 农户关系强度现状 | 第30页 |
3.4.2 农户关系投入现状 | 第30-31页 |
3.4.3 农户关系规模现状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关系网络影响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供给意愿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33-39页 |
4.1 变量选取 | 第33-35页 |
4.1.1 关系网络指标选取及估算方法 | 第33-34页 |
4.1.2 控制变量的选取及指标设置 | 第34页 |
4.1.3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及指标设置 | 第34-35页 |
4.2 Heckman两阶段模型构建 | 第35-38页 |
4.3 研究假设 | 第38-39页 |
4.3.1 关系强度的影响假设 | 第38页 |
4.3.2 关系投入的影响假设 | 第38页 |
4.3.3 关系规模的影响假设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关系网络影响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供给意愿的实证分析 | 第39-47页 |
5.1 农户是否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供给的实证分析 | 第39-42页 |
5.1.1 Heckman第一阶段回归结果 | 第39-41页 |
5.1.2 农户是否愿意参与供给回归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5.2 农户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供给程度的实证分析 | 第42-46页 |
5.2.1 Heckman第二阶段回归结果 | 第42-43页 |
5.2.2 农户愿意参与供给程度回归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5.3 稳健性检验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6.2.1 培育乡村资本,维护关系网络 | 第47-48页 |
6.2.2 加强村庄治理,发挥精英作用 | 第48页 |
6.2.3 加强村庄治理,发挥精英作用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