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随机森林模型在太原市细颗粒物浓度预测中的应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空气质量相关知识介绍第16-20页
    2.1 大气主要污染物第16-17页
    2.2 空气质量指数第17-18页
    2.3 AQI的计算与评价过程第18-20页
第三章 太原市空气质量分析第20-26页
    3.1 太原市区位、气候及产业结构第20-21页
    3.2 空气质量数据来源第21页
    3.3 太原市空气质量状况第21-23页
        3.3.1 空气质量的年分布特征第21-22页
        3.3.2 空气质量的季节分布特征第22-23页
        3.3.3 空气质量的月分布特征第23页
    3.4 首要污染物第23-26页
        3.4.1 首要污染物的年分布特征第23-24页
        3.4.2 首要污染物的季节分布特征第24-26页
第四章 随机森林模型理论知识第26-30页
    4.1 随机森林概述第26页
    4.2 随机森林回归原理第26-28页
    4.3 特征变量的重要性评价第28-30页
第五章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PM_(2.5) 浓度实证分析第30-44页
    5.1 模型变量的选取第30-31页
    5.2 相关性分析第31-33页
        5.2.1 相关性分析原理第31-32页
        5.2.2 相关性分析结果第32-33页
    5.3 数据预处理第33-34页
    5.4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建立第34-38页
        5.4.1 K折交叉验证法第34-35页
        5.4.2 随机森林的参数选择第35-36页
        5.4.3 变量重要性排序第36-38页
    5.5 与其他模型的比较第38-44页
        5.5.1 线性回归模型第38-39页
        5.5.2 Boosting回归模型第39页
        5.5.3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第39-40页
        5.5.4 模型预测结果对比第40-4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44-46页
    6.1 本文总结第44页
    6.2 研究展望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VD与SVM混合推荐的电影推荐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Logistic回归及其相关方法在个人信用评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