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注释表 | 第13-1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5-19页 |
1.1 LTE-A的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LTE-A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课题意义 | 第16-17页 |
1.3 LTE-A系统的技术优势 | 第17-18页 |
1.4 课题来源与论文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2章 LTE-A系统与EMM子层结构 | 第19-26页 |
2.1 LTE-A系统网络架构 | 第19-21页 |
2.1.1 LTE-A网络架构模型 | 第19-20页 |
2.1.2 LTE-A系统主要网元功能概述 | 第20-21页 |
2.2 LTE-A系统协议栈 | 第21-23页 |
2.2.1 LTE-A协议栈模型 | 第21-22页 |
2.2.2 LTE-A控制面和用户面 | 第22-23页 |
2.3 协议栈EMM子层结构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LTE-A系统终端EMM子层协议研究 | 第26-39页 |
3.1 EMM子层相关术语及解释 | 第26页 |
3.2 UE端EMM主状态与状态跃迁简述 | 第26-27页 |
3.3 EMM信令过程分析 | 第27-35页 |
3.3.1 EMM一般过程 | 第28-30页 |
3.3.2 EMM特殊过程 | 第30-34页 |
3.3.3 EMM连接管理过程 | 第34-35页 |
3.4 NAS安全性 | 第35-38页 |
3.4.1 EPS-AKA过程产生的密钥 | 第36页 |
3.4.2 LTE-A数据加密 | 第36-37页 |
3.4.3 LTE-A数据完整性保护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LTE-A系统终端EMM子层设计 | 第39-55页 |
4.1 协议开发过程 | 第39页 |
4.2 接口设计 | 第39-40页 |
4.3 原语设计与接口功能性描述 | 第40-43页 |
4.4 终端EMM详细状态设计 | 第43-47页 |
4.4.1 UE端EMM子状态划分 | 第43-45页 |
4.4.2 UE端EMM子状态跃迁 | 第45-47页 |
4.5 终端EMM流程设计 | 第47-54页 |
4.5.1 EMM安全性流程 | 第47-49页 |
4.5.2 UE开机附着流程 | 第49-52页 |
4.5.3 UE发起的去附着流程 | 第52-53页 |
4.5.4 寻呼与业务请求流程 | 第53-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LTE-A系统终端EMM子层的实现与测试验证 | 第55-88页 |
5.1 开发和运行环境 | 第55-61页 |
5.1.1 系统收发双线程的实现 | 第56-57页 |
5.1.2 系统定时器的实现 | 第57-58页 |
5.1.3 PC机和DSP网口socket传输机制的实现 | 第58-59页 |
5.1.4 收发适配层的实现 | 第59-60页 |
5.1.5 状态机优先级实现 | 第60-61页 |
5.2 主要数据结构 | 第61-64页 |
5.2.1 数据结构形式 | 第61-63页 |
5.2.2 PC与DSP间网口通信的数据结构形式 | 第63-64页 |
5.3 函数处理与代码实现 | 第64-72页 |
5.3.1 入口函数实现 | 第64-65页 |
5.3.2 UE开机附着过程实现 | 第65-68页 |
5.3.3 终端安全性函数实现 | 第68-69页 |
5.3.4 UE发起的去附着过程实现 | 第69-71页 |
5.3.5 寻呼与业务请求过程实现 | 第71-72页 |
5.4 测试验证与分析 | 第72-87页 |
5.4.1 测试验证一UE开机正常附着过程 | 第72-78页 |
5.4.2 测试验证二非接入层安全性过程 | 第78-81页 |
5.4.3 测试验证三UE发起的去附着过程 | 第81-84页 |
5.4.4 测试验证四寻呼与业务请求过程 | 第84-86页 |
5.4.5 测试验证五PC通用机系统级联测试 | 第86-8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88-89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