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从江县三个行政村侗族生态习惯法田野调查与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2-18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2-13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2-13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三、调研基本情况 | 第14-18页 |
(一)调研地点概况 | 第14-15页 |
(二)调研经过 | 第15-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章 从江县三个行政村侗族生态习惯法的内容 | 第18-26页 |
一、侗族生态习惯法确认的行为模式 | 第18-22页 |
(一)保护森林资源的习惯法 | 第18-19页 |
(二)保护水土资源的习惯法 | 第19-20页 |
(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习惯法 | 第20-22页 |
二、对违反侗族生态习惯法规定的的惩罚制度 | 第22-26页 |
(一)罚款 | 第22-23页 |
(二)罚酒肉 | 第23页 |
(三)孤立 | 第23-24页 |
(四)神判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从江县三个行政村侗族生态习惯法的表现形式 | 第26-32页 |
一、神灵崇拜及禁忌 | 第26-28页 |
(一)神灵崇拜 | 第26-27页 |
(二)禁忌 | 第27-28页 |
二、民族习俗 | 第28页 |
(一)嫁妆树 | 第28页 |
(二)拜神树 | 第28页 |
(三)打草标 | 第28页 |
三、寨规民约与村规民约 | 第28-32页 |
(一)寨规民约 | 第29页 |
(二)村规民约 | 第29-32页 |
第三章 从江县三个行政村侗族生态习惯法的实施 | 第32-36页 |
一、寨老制度 | 第32-33页 |
(一)调解纠纷 | 第32-33页 |
(二)维护治安 | 第33页 |
(三)执行村规民约 | 第33页 |
二、罗汉制度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对从江县三个行政村侗族生态习惯法的思考 | 第36-44页 |
一、侗族生态习惯法的价值 | 第36-38页 |
(一)侗族生态习惯法的自然价值 | 第36-37页 |
(二)侗族生态习惯法的社会作用 | 第37-38页 |
二、侗族生态习惯法的局限 | 第38-40页 |
(一)侗族生态习惯法与制定法内容的冲突 | 第38-39页 |
(二)侗族生态习惯法在司法裁判中的地位不明确 | 第39-40页 |
三、侗族生态习惯法的发展趋势 | 第40-44页 |
(一)明确侗族生态习惯法的地位 | 第40-41页 |
(二)规范侗族生态习惯法的适用条件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