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土司时期社会生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论 | 第6-11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6-7页 |
1.学术意义 | 第6页 |
2.现实意义 | 第6-7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7-9页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9-11页 |
1.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2.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一、播州历史社会的沿革与演变 | 第11-23页 |
(一)播州地域的历史变迁 | 第11-18页 |
1.唐代播州的地域范围 | 第11-13页 |
2.两宋时期的播州地域范围 | 第13-15页 |
3.元代播州的地域范围 | 第15-17页 |
4.明代播州的地域范围 | 第17-18页 |
(二)播州社会的历史变化 | 第18-23页 |
1.羁縻制度下的播州社会 | 第19-20页 |
2.土司制度下的播州社会 | 第20-21页 |
3.改土归流后的播州社会变革 | 第21-23页 |
二、播州社会生活概况 | 第23-46页 |
(一)服饰 | 第23-25页 |
1.服装样式 | 第23-24页 |
2.佩戴装饰 | 第24-25页 |
(二)饮食 | 第25-29页 |
1.饮食结构 | 第26-27页 |
2.饮食习惯 | 第27-29页 |
(三)民居 | 第29-33页 |
1.民居建筑样式 | 第30-32页 |
2.民居选址原则 | 第32-33页 |
(四)婚姻 | 第33-38页 |
1.婚姻仪式 | 第34-37页 |
2.婚姻习俗 | 第37-38页 |
(五)丧葬 | 第38-46页 |
1.丧葬仪式 | 第39-41页 |
2.丧葬习俗 | 第41-46页 |
三、播州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认同 | 第46-51页 |
(一)播州社会生活中的汉文化认同 | 第46-49页 |
(二)文化认同向国家认同的升华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