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Summary | 第4-5页 |
缩略词、符号中英文对照表 | 第8-10页 |
氨基酸缩写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 嗜热微生物 | 第11-12页 |
1.1 嗜热微生物的特征及分类 | 第11页 |
1.2 嗜热微生物的嗜热机制 | 第11-12页 |
2 腾冲嗜热厌氧杆菌 | 第12-14页 |
2.1 腾冲嗜热厌氧杆菌的一般特征及基因组 | 第12-13页 |
2.2 腾冲嗜热厌氧杆菌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3 单链DNA结合蛋白的概述 | 第14-17页 |
3.1 单链DNA结合蛋白的起源 | 第14页 |
3.2 单链DNA结合蛋白的特征及分类 | 第14-15页 |
3.3 单链DNA结合蛋白的生理功能 | 第15页 |
3.4 单链DNA结合蛋白的作用及机制 | 第15页 |
3.5 极端环境微生物单链DNA结合蛋白功能和结构特征 | 第15-16页 |
3.6 腾冲嗜热厌氧杆菌单链DNA结合蛋白的研究 | 第16-17页 |
3.7 单链DNA结合蛋白的应用前景 | 第17页 |
4 RNA测序 | 第17-20页 |
4.1 RNA测序的概述 | 第17页 |
4.2 RNA测序技术的发展 | 第17-18页 |
4.3 RNA测序在转录组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腾冲嗜热厌氧杆菌EndoTT回补株的构建 | 第20-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1.1 材料 | 第20-22页 |
1.1.1 菌种与载体 | 第20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1.1.4 主要溶液及缓冲液配制 | 第21-22页 |
1.1.5 主要培养基配制 | 第22页 |
1.2 方法 | 第22-25页 |
1.2.1 引物寡核苷酸序列 | 第22页 |
1.2.2 腾冲嗜热厌氧杆菌的活化和培养 | 第22-23页 |
1.2.3 腾冲嗜热厌氧杆菌全基因组提取(CTAB法) | 第23页 |
1.2.4 大肠杆菌Ca Cl2感受态的制备及其转化 | 第23-24页 |
1.2.5 大肠杆菌质粒的提取 | 第24页 |
1.2.6 DNA片段的凝胶回收(试剂盒法) | 第24-25页 |
1.3 EndoTT回补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5-27页 |
1.3.1 ssb1右臂、ssb1左臂、endoTTS、endoTTB、endoTT基因克隆 | 第25页 |
1.3.2 ΔendoTT::endoTT、ΔendoTT::endoTTS、ΔendoTT::endoTTB回补质粒的构建 | 第25-26页 |
1.3.3 Endo TT回补株的构建及鉴定 | 第26-27页 |
2 结果 | 第27-29页 |
2.1 ssb1右臂、ssb1左臂及endoTTS、endoTTB、endoTT PCR扩增 | 第27页 |
2.2 重组质粒A(MB::PAT erm::ssb1右臂)的双酶切鉴定 | 第27-28页 |
2.3 回补重组质粒ΔendoTT:: endoTT、ΔendoTT::endoTTS、ΔendoTT::endoTTB双酶切验证 | 第28页 |
2.4 EndoTT回补株的鉴定 | 第28页 |
2.5 生长曲线 | 第28-29页 |
3 讨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腾冲嗜热厌氧杆菌ΔendoTT在不同温度下的转录组分析 | 第30-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1.1 菌株 | 第30页 |
1.2 腾冲嗜热厌氧杆菌总RNA的提取 | 第30-31页 |
1.3 mRNA的富集 | 第31页 |
1.4 RNA文库构建 | 第31页 |
1.5 测序结果处理 | 第31页 |
1.6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第31-32页 |
1.7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KEGG分析 | 第32页 |
2 结果 | 第32-38页 |
2.1 测序结果 | 第32-33页 |
2.2 DEGs分析结果 | 第33-36页 |
2.3 在特定温度下显著表达的基因 | 第36页 |
2.4 GO和KEGG分析 | 第36-37页 |
2.5 ABC转运系统 | 第37-38页 |
3 讨论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实时定量PCR | 第40-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1.1 菌株与引物 | 第40页 |
1.2 腾冲嗜热厌氧管杆菌总RNA提取 | 第40页 |
1.3 RNA样品中基因组DNA的处理 | 第40-41页 |
1.4 cDNA的合成 | 第41页 |
1.5 实时定量PCR | 第41页 |
2 结果 | 第41-42页 |
3 讨论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53页 |
导师简介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