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过劳死”的基本理论 | 第13-17页 |
(一)“过劳死”的法律概念 | 第13-15页 |
(二)“过劳死”的构成要件 | 第15-17页 |
二、“过劳死”的法律性质 | 第17-21页 |
(一)侵权说 | 第17-19页 |
(二)职业病说 | 第19页 |
(三)工伤说 | 第19-21页 |
三、我国“过劳死”的现状及成因 | 第21-26页 |
(一)我国“过劳死”现象的产生与蔓延 | 第21-22页 |
(二)“过劳死”的形成原因 | 第22-26页 |
四、域外对于“过劳死”问题的法律规制 | 第26-31页 |
(一)日本对“过劳死”问题的法律规制 | 第26-28页 |
(二)美国对“过劳死”问题的法律规制 | 第28-29页 |
(三)我国台湾地区对“过劳死”问题的法律规制 | 第29-31页 |
五、我国“过劳死”问题的法律完善措施 | 第31-36页 |
(一)构建“过劳死”的认定标准以及认定程序 | 第31-32页 |
(二)构建“过劳死”的事前预防机制 | 第32-34页 |
(三)加强劳动监察部门的执法力度 | 第34页 |
(四)充分发挥工会与用人单位的协商制度 | 第34-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