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碳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基于液相氧化法的石墨烯基功能材料的设计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60页
    1.1 引言第20页
    1.2 氧化法处理炭材料概述第20-22页
    1.3 炭材料表面官能团分布及性质第22-25页
    1.4 氧化过程中的主要化学作用第25-34页
        1.4.1 氧化与刻蚀作用第25-29页
        1.4.2 插层作用第29-30页
        1.4.3 剪切作用第30-34页
    1.5 常见的液相氧化体系及工艺简介第34-36页
        1.5.1 高温熔融活化体系第34页
        1.5.2 常温液相氧化体系第34-36页
    1.6 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第36-41页
        1.6.1 氧化石墨烯的基本结构模型第36-39页
        1.6.2 氧化石墨烯的吸附模型第39-40页
        1.6.3 氧化石墨烯的酸性与分散性第40页
        1.6.4 氧化石墨烯片层离子迁移性质第40-41页
    1.7 还原氧化石墨烯第41-45页
        1.7.1 石墨烯制备方法简述第41-42页
        1.7.2 氧化石墨烯的化学还原第42-43页
        1.7.3 氧化石墨烯的热还原第43-45页
    1.8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45-48页
        1.8.1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45页
        1.8.2 主要研究内容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60页
第二章 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过程中的插层氧化协同机制第60-72页
    2.1 引言第60页
    2.2 实验部分第60-62页
        2.2.1 实验思路第60-61页
        2.2.2 实验原料第61页
        2.2.3 实验方法第61页
        2.2.4 测试表征方法第61-62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2-66页
    2.4 插层氧化协同机制第66-68页
    2.5 小结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第三章 褶皱还原石墨烯纳米片的设计及其在NH_3和NO_2传感器中的应用第72-84页
    3.1 引言第72页
    3.2 实验部分第72-75页
        3.2.1 实验思路与材料制备第72-73页
        3.2.2 实验方法第73页
        3.2.3 材料性能测试与模拟第73-7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5-80页
    3.4 小结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第四章 基于Hummers法的石墨化乙炔黑的剥离和石墨化乙炔黑的活化融并现象第84-106页
    4.1 引言第84页
    4.2 实验部分第84-86页
        4.2.1 实验设计思路第84页
        4.2.2 实验方法第84-85页
        4.2.3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测试方法第85-8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6-100页
        4.3.1 GOC的剥离第86-94页
        4.3.2 GOC在高温熔融活化中的融并组装现象第94-100页
    4.4 小结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6页
第五章 石墨烯/Mn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容量随循环次数升高现象及机理研究第106-122页
    5.1 引言第106-107页
    5.2 实验部分第107-10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8-115页
    5.4 小结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2页
第六章 基于液相氧化法的克量级多孔氧化石墨烯及其荧光性质第122-142页
    6.1 引言第122-125页
    6.2 实验部分第125-126页
        6.2.1 实验设计思路第125页
        6.2.2 实验方法第125-126页
        6.2.3 材料光学性能表征第126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26-137页
        6.3.1 多孔氧化石墨烯的物理化学性质第127-129页
        6.3.2 多孔氧化石墨烯的光学性质第129-133页
        6.3.3 量子化学模拟结果第133-137页
    6.4 小结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2页
第七章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超级电容器电解液电化学性质研究第142-150页
    7.1 引言第142页
    7.2 实验部分第142-143页
        7.2.1 实验方法第142-143页
        7.2.2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43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43-147页
    7.4 小结第147-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0页
第八章 结论第150-152页
致谢第152-154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4-158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158-160页
附件第160-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我国网络文化生态问题研究
下一篇:游戏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