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1-14页 |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数据基础 | 第16-22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软土场地地震动数据 | 第16-19页 |
2.3 基岩场地地震动数据 | 第19-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软土场地地震动的工程特性 | 第22-48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地震动三要素 | 第22-34页 |
3.2.1 幅值 | 第22-27页 |
3.2.2 频谱周期 | 第27-31页 |
3.2.3 持时 | 第31-34页 |
3.3 地震动的强度包线 | 第34-41页 |
3.3.1 强度包络函数的模型 | 第34-35页 |
3.3.2 强度包络函数的估计方法 | 第35-37页 |
3.3.3 强度包线参数的统计及对比 | 第37-41页 |
3.4 地震动频率非平稳 | 第41-47页 |
3.4.1 地震动频率非平稳的估计 | 第41-42页 |
3.4.2 零级上穿率的统计特征及对比 | 第42-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软土场地地震动的模拟 | 第48-82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模型简介 | 第48-50页 |
4.2.1 模型的优越性 | 第48-49页 |
4.2.2 模型主要公式 | 第49-50页 |
4.3 模型在软土场地地震动模拟中的探讨 | 第50-55页 |
4.3.1 脉冲响应函数的选择 | 第51-54页 |
4.3.2 模型参数的分段识别 | 第54-55页 |
4.4 模型参数的统计分析 | 第55-63页 |
4.4.1 分布拟合 | 第56-58页 |
4.4.2 回归分析 | 第58-63页 |
4.5 模拟结果的验证 | 第63-79页 |
4.5.1 模拟结果与实际记录的比较 | 第63-75页 |
4.5.2 模拟结果与NGA模型BA08的比较 | 第75-7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5.1 结论 | 第82-83页 |
5.2 展望 | 第83-84页 |
附录 相关附表 | 第84-88页 |
附表1:地震动模拟模型所需参数的回归系数汇总表 | 第84页 |
附表2:选取的软土场地地震动记录在NGA数据库中的序号 | 第84-85页 |
附表3:选取的基岩场地地震动记录在NGA数据库中的序号 | 第85-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作者简介 | 第9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