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8-56页 |
·主题乐园 | 第18-22页 |
·主题乐园的定义 | 第18-20页 |
·主题乐园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游乐质量 | 第22-32页 |
·服务质量定义 | 第22-23页 |
·服务质量的衡量尺度 | 第23-26页 |
·服务质量模式 | 第26-31页 |
·主题乐园的服务质量及其游乐质量 | 第31-32页 |
·顾客满意度 | 第32-35页 |
·满意的概念 | 第32页 |
·顾客满意的概念 | 第32-34页 |
·游乐满意度 | 第34-35页 |
·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 | 第35-38页 |
·顾客参与 | 第38-47页 |
·顾客参与的定义 | 第38-39页 |
·顾客参与的程度 | 第39-40页 |
·影响顾客参与的因素 | 第40-45页 |
·顾客参与对服务的影响 | 第45-47页 |
·感知控制 | 第47-51页 |
·顾客的消费情绪 | 第51-52页 |
·国内外主题乐园研究述评 | 第52-56页 |
第3章 主题乐园游乐质量指标建立及游乐满意度评价模式研究 | 第56-77页 |
·概念模型及其相关假说 | 第56-58页 |
·概念模型的提出 | 第56页 |
·相关假说的建立 | 第56-58页 |
·变量定义及其衡量 | 第58-60页 |
·研究中变量的定义 | 第58-59页 |
·研究变量的衡量方法 | 第59-60页 |
·抽样及问卷设计 | 第60-63页 |
·抽样设计 | 第60页 |
·问卷设计 | 第60-63页 |
·资料分析方法 | 第63-64页 |
·资料分析与结果 | 第64-73页 |
·样本特性分析 | 第64-66页 |
·描述统计分析 | 第66-67页 |
·信度效度分析 | 第67-68页 |
·游乐满意度模式验证 | 第68-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7页 |
·研究结论 | 第73-75页 |
·研究意义 | 第75页 |
·问题展望及建议 | 第75-77页 |
第4章 主题乐园顾客参与、情绪和满意度间关系的研究 | 第77-109页 |
·研究方法 | 第77-85页 |
·研究框架 | 第77页 |
·研究假说 | 第77-81页 |
·研究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 第81-84页 |
·资料搜集方法 | 第84页 |
·资料分析方法 | 第84-85页 |
·资料分析与结果 | 第85-106页 |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85-87页 |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87-92页 |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第92-93页 |
·人口统计变量与各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93-102页 |
·结构模式分析 | 第102-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9页 |
·研究结论 | 第106-107页 |
·对实际运营管理的启示 | 第107-108页 |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建议 | 第108-109页 |
第5章 满意度实证结论在国色天乡主题乐园中的应用 | 第109-117页 |
·国色天乡主题乐园概况 | 第109-112页 |
·前期规划 | 第109-110页 |
·主题乐园的组成 | 第110-111页 |
·主题乐园的游乐设施 | 第111-112页 |
·从提升主题乐园游乐质量到提高游客满意度 | 第112-114页 |
·围绕游客需求,确立前期定位 | 第112页 |
·塑造主题意象,打造创意亮点 | 第112-113页 |
·全方位、多层次的游乐休闲设备选择 | 第113页 |
·为顾客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 | 第113页 |
·完善游乐设备的操作、维护、安全规范提高游客满意度 | 第113-114页 |
·提高顾客参与,提升顾客情绪,增强游客满意度 | 第114-115页 |
·创新服务,游客直接受益 | 第114页 |
·增加互动式服务流程,提升游客体验 | 第114-115页 |
·注重细节服务,点滴处提升游客满意度 | 第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结论 | 第117-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1-132页 |
附录 | 第132-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