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旅游深度开发中的文化元素研究--以广西贺州市黄姚古镇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1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 第11页 |
1.1.2 黄姚古镇极具旅游深度开发的潜力 | 第11-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1.3.1 特色小镇 | 第14-15页 |
1.3.2 旅游、文化、旅游文化 | 第15-16页 |
1.3.3 旅游深度开发 | 第16页 |
1.3.4 文化元素 | 第16-17页 |
1.4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7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5页 |
1.6.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1.6.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0-23页 |
1.6.3 目前国内研究的局限 | 第23页 |
1.6.4 小结 | 第23-25页 |
2 特色小镇旅游深度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2.1 共生理论 | 第25-26页 |
2.1.1 共生理论概述 | 第25页 |
2.1.2 共生理论的应用 | 第25-26页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6-27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 第26-27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 | 第27页 |
2.3 小结 | 第27-28页 |
3 黄姚古镇文化元素的深度开发 | 第28-55页 |
3.1 黄姚古镇概况 | 第28-33页 |
3.2 黄姚古镇文化元素的特征分析 | 第33-51页 |
3.2.1 自然景观文化元素 | 第33-38页 |
3.2.2 物质旅游文化元素 | 第38-45页 |
3.2.3 非物质旅游文化元素 | 第45-51页 |
3.3 黄姚古镇文化元素评价 | 第51-53页 |
3.3.1 文化元素的特征评价 | 第51-52页 |
3.3.2 文化元素的深度开发价值评价 | 第52-53页 |
3.4 小结 | 第53-55页 |
4 黄姚古镇旅游深度开发的现状分析 | 第55-64页 |
4.1 旅游发展成效分析 | 第55-57页 |
4.1.1 对物质旅游文化元素的开发 | 第55-56页 |
4.1.2 对非物质旅游文化元素的开发 | 第56-57页 |
4.2 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57-61页 |
4.2.1 商业经营不具规模 | 第57-59页 |
4.2.2 缺乏体系化的管理与服务 | 第59页 |
4.2.3 缺乏对非物质旅游文化元素开发 | 第59-61页 |
4.3 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分析 | 第61-63页 |
4.3.1 古镇旅游开发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 第61页 |
4.3.2 未对古镇旅游形象主题进行准确定位 | 第61-63页 |
4.3.3 旅游开发公司的人力资源力量不足 | 第63页 |
4.4 小结 | 第63-64页 |
5 特色小镇旅游深度开发策略分析 | 第64-68页 |
5.1 保护小镇整体风貌,尊重自然地貌 | 第64页 |
5.2 树立生态文化理念,保护自然山水 | 第64-65页 |
5.3 科学探究建筑文化,保护风水结构 | 第65页 |
5.4 融合古镇文化元素,开发旅游商品 | 第65-66页 |
5.5 结合小镇传统文化,修缮整饰古建筑 | 第66页 |
5.6 保护非物质文化元素,展示传统生活 | 第66-67页 |
5.7 小结 | 第67-68页 |
6 特色小镇旅游深度开发路径研究 | 第68-72页 |
6.1 发挥政府机制,增强全民保护意识 | 第68页 |
6.2 构建特色小镇+文化的商业发展模式 | 第68-69页 |
6.3 分级分区保护,合理规划外扩建筑 | 第69页 |
6.4 突出小镇特色,深度挖掘文化元素 | 第69-70页 |
6.5 保护物质载体,传承人文空间 | 第70页 |
6.6 引进专业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 第70页 |
6.7 小结 | 第70-72页 |
7 相关研究结论 | 第72-74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