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特殊电机论文--直线电机论文

基于神经网络的直线电机轮廓误差控制技术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6-17页
    1.2 课题的来源第17页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7-24页
        1.3.1 直线电机应用现状第18-21页
        1.3.2 直线电机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1.3.3 轮廓误差控制的研究现状第22-24页
    1.4 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4-25页
    1.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二章 直线电机基本原理第26-33页
    2.1 直线电机基本结构和分类第26-28页
        2.1.1 直线电机的基本结构第26页
        2.1.2 直线电机的分类第26-28页
    2.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工作原理第28-29页
    2.3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数学模型第29-32页
        2.3.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矢量控制原理第29-31页
        2.3.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运动学模型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神经网络理论基础第33-44页
    3.1 神经网络模型第33-35页
    3.2 神经网络的结构第35-37页
    3.3 神经网络的学习第37-40页
        3.3.1 学习方式第37-38页
        3.3.2 学习算法第38-40页
    3.4 BP神经网络第40-43页
        3.4.1 BP神经网络的结构第40-41页
        3.4.2 BP学习算法第41-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控制方法第44-61页
    4.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第44-45页
    4.2 常规PID控制原理第45-49页
        4.2.1 模拟PID控制第45-46页
        4.2.2 数字PID控制第46-47页
        4.2.3 PID整定方法第47-49页
    4.3 单轴PID控制第49-52页
        4.3.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驱动系统仿真模型第49-50页
        4.3.2 单轴伺服系统PID控制仿真模型第50-51页
        4.3.3 仿真结果分析与结论第51-52页
    4.4 神经网络PID控制第52-60页
        4.4.1 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结构第52-53页
        4.4.2 控制器中神经网络的学习第53-55页
        4.4.3 神经网络PID控制仿真模型第55-58页
        4.4.4 仿真结果分析与结论第58-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轮廓误差控制技术研究第61-76页
    5.1 轮廓误差建模第61-63页
        5.1.1 直线运动的轮廓误差第62页
        5.1.2 曲线运动的轮廓误差第62-63页
    5.2 影响轮廓精度的因素第63-68页
        5.2.1 直线插补运动第64-65页
        5.2.2 圆弧插补运动第65-66页
        5.2.3 影响轮廓精度因素的实验验证第66-68页
    5.3 交叉耦合控制第68-70页
        5.3.1 交叉耦合控制技术第68页
        5.3.2 交叉耦合控制器设计第68-70页
    5.4 神经网络交叉耦合控制第70-75页
        5.4.1 神经网络交叉耦合控制仿真模型第71-73页
        5.4.2 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第73-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6.1 全文研究总结第76-77页
    6.2 研究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定向多探头随机超平面局部敏感哈希
下一篇:志贺氏菌效应蛋白OspI催化泛素结合酶Ubc13脱酰胺化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