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2.1 相关文献 | 第15-20页 |
2.1.1 不公平感知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2.1.2 渠道机会主义行为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2.1.3 渠道机会主义行为容忍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心理契约理论 | 第20-22页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2-24页 |
3.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24-31页 |
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24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4-31页 |
3.2.1 不公平感知对渠道机会主义行为容忍的影响 | 第24-27页 |
3.2.2 渠道权力和渠道依赖的调节作用 | 第27-31页 |
4.研究设计 | 第31-57页 |
4.1 问卷设计过程 | 第31页 |
4.2 变量的测量 | 第31-36页 |
4.2.1 不公平感知初始测项的形成 | 第31-33页 |
4.2.2 机会主义行为容忍初始测项的形成 | 第33-35页 |
4.2.3 调节变量初始测项的形成 | 第35-36页 |
4.3 数据收集 | 第36-37页 |
4.3.1 调研对象 | 第36页 |
4.3.2 预调研数据收集 | 第36页 |
4.3.3 正式调研数据收集 | 第36-37页 |
4.4 预调研问卷分析 | 第37-57页 |
4.4.1 预调研样本的基本特征 | 第37-39页 |
4.4.2 预调研数据分析方法及结果 | 第39-57页 |
5.理论模型的实证检验 | 第57-77页 |
5.1 正式调研样本描述 | 第57-60页 |
5.1.1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 第57-59页 |
5.1.2 样本中各条款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9-60页 |
5.2 测量模型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60-63页 |
5.2.1 测量模型的效度检验 | 第60-62页 |
5.2.2 测量模型的信度检验 | 第62-63页 |
5.3 不公平感知对机会主义行为容忍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63-69页 |
5.3.1 整体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第63页 |
5.3.2 调整后的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评价 | 第63-65页 |
5.3.3 边界人员不公平感知与机会主义行为容忍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65-67页 |
5.3.4 不公平感知对机会主义行为容忍影响机制的实证结果讨论 | 第67-69页 |
5.4 渠道调节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69-75页 |
5.4.1 渠道权力对渠道边界人员不公平感知与机会主义行为容忍的调节作用 | 第69-71页 |
5.4.2 渠道依赖对渠道边界人员不公平感知与机会主义行为容忍的调节作用 | 第71-73页 |
5.4.3 渠道策略调节作用的实证结果讨论 | 第73-75页 |
5.5 实证分析结果汇总及模型验证结果 | 第75-77页 |
6.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77-8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7-78页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附录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硕士期间科研与学习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