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以苯并三唑为受体的D-A型环金属铱配合物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5页
    1.1 有机近红外发光材料概述第9-10页
    1.2 有机近红外电致荧光材料第10-14页
        1.2.1 有机近红外荧光小分子类材料第10-12页
        1.2.2 有机近红外荧光聚合物类材料第12-14页
    1.3 有机近红外电致磷光材料第14-20页
        1.3.1 有机环金属铂(Ⅱ)配合物电致磷光材料第14-18页
        1.3.2 有机环金属铱(Ⅲ)配合物电致磷光材料第18-20页
    1.4 调节发射光谱至近红外的方法第20-23页
        1.4.1 π 共轭长度在配体的影响第20-21页
        1.4.2 D-A体系在配体中的影响第21-22页
        1.4.3 取代基在配体中的影响第22页
        1.4.4 分子内金属-金属相互作用的影响第22页
        1.4.5 杂原子/杂环在配体中的影响。第22页
        1.4.6 其他因素的影响第22-23页
    1.5 论文的设计思想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1.5.1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第23-24页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基于D单元不同取代基的D-A型环金属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第25-42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实验部分第25-31页
        2.2.1 原料与试剂第25-27页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27页
        2.2.3 实验合成路线第27页
        2.2.4 中间体、配体及D-A型环金属铱配合物的合成第27-3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1-41页
        2.3.1 配体及D-A型环金属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31页
        2.3.2 D-A型环金属铱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能第31-32页
        2.3.3 D-A型环金属铱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第32页
        2.3.4 D-A型环金属铱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能及分散性能第32-33页
        2.3.5 D-A型环金属铱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第33-34页
        2.3.6 D-A型环金属铱配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第34-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基于功能化辅助配体及其环金属铱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42-53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48页
        3.2.1 原料与试剂第43-44页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44页
        3.2.3 实验合成路线第44-45页
        3.2.4 中间体、功能化辅助配体及环金属铱配合物的合成第45-4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8-52页
        3.3.1 功能化辅助配体及环金属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48页
        3.3.2 环金属铱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能第48页
        3.3.3 环金属铱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第48-49页
        3.3.4 环金属铱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能第49-50页
        3.3.5 环金属铱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第50-51页
        3.3.6 环金属铱配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第51-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4.1 结论第53-54页
    4.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会议论文情况第66-67页
附录B 主要中间体及配合物核磁氢谱、核磁碳谱和质谱图第67-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散射振幅在壳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铜铟硫基量子点的荧光特性及其在LED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