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中国画技法论文

“长安画派”山水画写生观念研究--以石鲁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页
    1.2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第8-9页
        1.2.1 研究内容第8-9页
        1.2.2 研究方法第9页
    1.3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第9-11页
        1.3.1 研究特色第9-10页
        1.3.2 研究创新点第10-11页
第二章 长安画派石鲁写生观念历史成因及艺术特征第11-21页
    2.1 长安画派第11-12页
        2.1.1 长安画派的形成第11页
        2.1.2 长安画派的艺术特征第11-12页
    2.2 长安画派石鲁写生观念成因第12-15页
        2.2.1 石鲁的艺术生涯第12-13页
        2.2.2 石鲁写生观念成因第13-15页
            2.2.2.1 个人艺术追求第13-14页
            2.2.2.2 特殊的地理环境第14-15页
    2.3 长安画派石鲁写生观念的艺术特征第15-21页
        2.3.1 写生的概念第15-17页
            2.3.1.1 目识心记第15-16页
            2.3.1.2 对景写生第16-17页
        2.3.2 石鲁写生观念的艺术特征第17-21页
            2.3.2.1 真实反映陕北地区人民现实生活第17-19页
            2.3.2.3 追求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第19-21页
第三章 长安画派石鲁写生观念与黄宾虹、李可染写生观念的比较第21-26页
    3.1 黄宾虹提倡文人山水画第22-23页
    3.2 李可染为祖国山河树碑立传第23-24页
    3.3 石鲁颂扬陕北红色革命第24-26页
第四章 长安画派写生观念的影响与传承第26-28页
    4.1 徐庶之的新疆山水画第26-27页
    4.2 崔振宽的焦墨山水画第27-28页
    4.3 罗平安的符号化山水画第28页
第五章 长安画派石鲁写生观念的价值第28-31页
    5.1 打破传统绘画的旧程式第28-29页
    5.2 建立现当代山水画新程式第29-31页
        5.2.1 构图布局第30页
        5.2.2 墨色运用第30-31页
        5.2.3 用笔皴法第31页
总结第31-33页
注释第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致谢第35-3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专业奖项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OMAP-L138的异步电动机轴承故障检测系统研究
下一篇:模糊控制在燃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