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准铁路高大边坡安全隐患调查与机理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 2 区域工程地理环境 | 第12-16页 |
| 2.1 地理位置 | 第12页 |
| 2.2 地形地貌 | 第12页 |
| 2.3 地层岩性 | 第12-15页 |
| 2.4 地质构造 | 第1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3 大准线高大边坡安全隐患调查与分析 | 第16-36页 |
| 3.1 概述 | 第16页 |
| 3.2 高大边坡安全隐患调查分析 | 第16-20页 |
| 3.2.1 边坡安全隐患类型 | 第16-17页 |
| 3.2.2 边坡安全隐患调查结果 | 第17-20页 |
| 3.3 高大边坡安全隐患分级 | 第20-30页 |
| 3.3.1 高大边坡安全隐患的分级标准 | 第20-21页 |
| 3.3.2 高大边坡安全隐患的评价方法 | 第21-30页 |
| 3.4 大准线高大边坡安全隐患的评价结果 | 第30-35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4 大准线高大边坡病害机理分析 | 第36-65页 |
| 4.1 理论分析 | 第36-55页 |
| 4.1.1 理论背景 | 第36-42页 |
| 4.1.2 分析剖面 | 第42-43页 |
| 4.1.3 模型及参数 | 第43-47页 |
| 4.1.4 边坡潜在失稳模式 | 第47-50页 |
| 4.1.5 边坡失稳概率分析 | 第50-53页 |
| 4.1.6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3-55页 |
| 4.2 数值模拟 | 第55-61页 |
| 4.2.1 计算模型 | 第55-57页 |
| 4.2.2 计算结果 | 第57-61页 |
| 4.3 病害演化过程分析 | 第61页 |
| 4.4 监测方法及建议 | 第61-64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