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18-21页 |
2.1 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的价值发现 | 第18-19页 |
2.1.1 股指期货价格发现机制 | 第18-19页 |
2.1.2 股指期货的稳定机制 | 第19页 |
2.2 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联动性与波动性分析 | 第19-21页 |
2.2.1 联动性分析 | 第19-20页 |
2.2.2 波动性分析 | 第20-21页 |
3. 跨市场价量关系实证研究 | 第21-29页 |
3.1 研究市场选择与数据处理 | 第21-22页 |
3.1.1 市场选择 | 第21页 |
3.1.2 数据选取 | 第21页 |
3.1.3 数据处理 | 第21-22页 |
3.1.4.假设条件限定 | 第22页 |
3.2 研究变量定义及数据特征分析 | 第22-24页 |
3.2.1 变量定义 | 第22页 |
3.2.2 数据特征分析 | 第22-24页 |
3.3 跨市场影响关系的前期检验 | 第24-26页 |
3.3.1 平稳性检验 | 第24页 |
3.3.2 协整检验 | 第24-25页 |
3.3.3 因果关系检验 | 第25-26页 |
3.4 领先—滞后关系分析 | 第26-29页 |
3.4.1 模型设立 | 第26页 |
3.4.2 RHS与RIF之前的领先-滞后关系分析 | 第26-29页 |
4.跨市场波动性影响研究 | 第29-40页 |
4.1 跨市场波动性均值分析 | 第29-30页 |
4.2 波动性影响的面板模型分析 | 第30-33页 |
4.2.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第30页 |
4.2.2 面板模型建立 | 第30-31页 |
4.2.3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4.3 波动性影响的EGARCH模型分析 | 第33-40页 |
4.3.1 ARCH效应检验 | 第33-36页 |
4.3.2 基于 EGARCH 模型的波动性关系分析 | 第36-38页 |
4.3.3 基于EGARCH模型的估计及预测效果 | 第38-40页 |
5.跨市场风险传递研究 | 第40-53页 |
5.1 引言 | 第40页 |
5.2 跨市场风险波动外溢性分析 | 第40-44页 |
5.2.1 股票现货市场的GARCH模型估计 | 第40-42页 |
5.2.2 股指期货市场的GARCH模型估计 | 第42-44页 |
5.3 跨市场利好利空消息的传递效应 | 第44-49页 |
5.3.1 股票现货市场的EGARCH模型估计 | 第44-46页 |
5.3.2 股指期货市场的EGARCH模型估计 | 第46-48页 |
5.3.3 跨市场信息传递效应分析 | 第48-49页 |
5.4 跨市场隔夜信息的风险传递效应 | 第49-53页 |
5.4.1 股票现货市场收益率的PARCH模型估计 | 第49-50页 |
5.4.2 股指期货市场收益率的PARCH模型估计 | 第50-51页 |
5.4.3 跨市场隔夜信息的相互影响分析 | 第51-53页 |
6.实证结果分析及建议 | 第53-57页 |
6.1 实证检验的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6.2 相应政策建议 | 第54-57页 |
6.2.1 加强市场机制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第54页 |
6.2.2 把握监管体系的有效性,保障市场的稳定 | 第54-55页 |
6.2.3 强化投资者风险教育,减少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 第55页 |
6.2.4 注重政策扶持,驱动产品和服务创新 | 第55-57页 |
总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