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专科护理学论文--肿瘤科护理学论文

PBL健康教育方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12-13页
前言第13-15页
第一章 理论研究第15-23页
    1.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概念及其术后生活质量下降原因分析第15-16页
        1.1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概念第15页
        1.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原因分析第15-16页
    2. 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护理中重要性第16-17页
        2.1 健康教育的概念第16页
        2.2 健康教育的作用第16-17页
    3. 国内外健康教育方案及发展现状第17-20页
        3.1 传统健康教育方案第17页
        3.2 健康信念教育方案第17-18页
        3.3 PDCA循环法方案第18页
        3.4 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第18页
        3.5 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方案第18-19页
        3.6 PBL健康教育方案第19-20页
    4. 乳腺癌术后健康教育方案的评价指标第20-23页
        4.1 术后淋巴水肿第21页
        4.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第21页
        4.3 肩关节功能第21-22页
        4.4 生活质量第22页
        4.5 癌因性疲乏第22-23页
第二章 临床研究第23-42页
    1. 研究内容第23页
        1.1 研究目的第23页
        1.2 研究意义第23页
        1.3 关键技术第23页
    2. 研究对象第23-24页
        2.1 病例样本量估算检验第23页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第23-24页
        2.3 病例一般资料第24页
    3. 研究方法第24-30页
        3.1 人员培训第24页
        3.2 干预方法第24-26页
            3.2.1 传统组干预方法第24页
            3.2.2 路径组干预方法第24-25页
            3.2.3 PBL组干预方法第25-26页
        3.3 评价方法第26-28页
            3.3.1 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评价第26-27页
            3.3.2 乳腺癌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第27-28页
            3.3.3 乳腺癌患者肩关节功能评价第28页
            3.3.4 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第28页
            3.3.5 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评价第28页
        3.4 伦理原则第28-29页
        3.5 质量控制第29页
            3.5.1 资料收集过程第29页
            3.5.2 临床护理过程第29页
            3.5.3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第29页
        3.6 统计学分析第29页
        3.7 技术路线图第29-30页
    4. 结果第30-36页
        4.1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比较第30-31页
        4.2 干预前后三组患者淋巴水肿情况比较第31-33页
        4.3 干预前后三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第33-34页
        4.4 干预前后乳腺癌患者肩关节活动能力比较第34页
        4.5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第34-36页
        4.6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比较第36页
    5. 讨论第36-40页
        5.1 PBL健康教育方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影响第37页
        5.2 PBL健康教育方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第37-38页
        5.3 PBL健康教育方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第38-39页
        5.4 PBL健康教育方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第39页
        5.5 PBL健康教育方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第39-40页
    6. 结论第40页
    7. 课题认识与思考第40-42页
        7.1 本项目的创新之处第40页
        7.2 本项目的不足与展望第40-42页
            7.2.1 不足之处第40-41页
            7.2.2 展望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附录第48-62页
文献综述第62-71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甘肃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风险联动关系研究--以沪深300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