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捡拾压块装包一体机关键部件设计及仿真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1.2.1 当前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秸秆捡拾压块装包一体机总体结构设计 | 第16-25页 |
2.1 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2.2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 第17-18页 |
2.3 总体结构 | 第18-23页 |
2.3.1 生产率计算 | 第19页 |
2.3.2 捡拾机构 | 第19-21页 |
2.3.3 压缩机构 | 第21-22页 |
2.3.4 装包作业操作平台 | 第22-23页 |
2.3.5 液压系统 | 第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秸秆捡拾压块装包一体机关键部件的设计 | 第25-41页 |
3.1 捡拾机构收获平台的设计 | 第25-32页 |
3.1.1 锤爪式滚筒的设计 | 第26-27页 |
3.1.2 螺旋输送器的设计 | 第27-32页 |
3.2 二次粉碎抛送装置的设计 | 第32-37页 |
3.2.1 粉碎机构的设计 | 第32-34页 |
3.2.2 抛送机构的设计 | 第34-37页 |
3.3 压缩室结构的设计 | 第37-39页 |
3.4 计量称重装置的设计 | 第39页 |
3.5 螺旋除尘装置的设计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 第41-56页 |
4.1 锤爪的有限元分析 | 第41-44页 |
4.1.1 前期处理 | 第41-43页 |
4.1.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4.2 抛送板的有限元分析 | 第44-47页 |
4.2.1 前期处理 | 第44-46页 |
4.2.2 抛送板的有限元分析求解 | 第46-47页 |
4.3 压缩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47-51页 |
4.3.1 压缩机构模型的静力学分析 | 第47-49页 |
4.3.2 压缩机构模型的疲劳分析 | 第49-51页 |
4.4 螺旋输送轴模态分析 | 第51-54页 |
4.4.1 模型的静力学分析 | 第51-53页 |
4.4.2 模型的模态分析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56-61页 |
5.1 液压系统工况分析 | 第56-58页 |
5.2 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58-60页 |
5.2.1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58-59页 |
5.2.2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第59-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样机试验 | 第61-64页 |
6.1 试验条件 | 第61-62页 |
6.2 试验方法 | 第62页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