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排污收费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绪论 | 第10-17页 |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 研究内容方面 | 第16页 |
2. 研究视角方面 | 第16-17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框架及必要性 | 第17-22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1. 排污收费政策 | 第17-18页 |
2. 政策执行 | 第18-19页 |
(二) 霍恩——米特政策执行系统模型 | 第19-20页 |
1. 模型的基本要素 | 第19-20页 |
2. 系统模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20页 |
(三) 潜江市排污收费政策有效执行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1. 保障市民身体健康的需要 | 第20页 |
2. 提供潜江市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的需要 | 第20-21页 |
3. 建设生态美丽中国小龙虾之城的需要 | 第21-22页 |
三、潜江市排污收费政策执行状况分析 | 第22-30页 |
(一) 潜江市的工业及其排污状况 | 第22-24页 |
1. 申请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及单位情况 | 第22-23页 |
2. 排污费的征收总额情况 | 第23-24页 |
3. 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情况 | 第24页 |
(二) 潜江市排污收费政策执行的现状 | 第24-30页 |
1. 现行的排污收费政策标准 | 第25页 |
2. 政策资源的投入 | 第25-26页 |
3. 政策执行的方式 | 第26-27页 |
4. 政策执行机构的特性 | 第27页 |
5. 政策执行的环境 | 第27-28页 |
6. 政策执行人员对排污收费政策的认同程度 | 第28-30页 |
四、潜江市排污收费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9页 |
(一) 潜江市排污收费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 第30-34页 |
1. 现行的排污收费政策征收总额偏低 | 第30页 |
2. 政策执行中人力资源的缺乏 | 第30-31页 |
3. 政策执行的行政手段执行力不足 | 第31-32页 |
4. 政策执行机构的执行效率有待提高 | 第32-33页 |
5. 政策执行缺乏有利的社会环境 | 第33-34页 |
6. 政策执行人员对排污关系户的非理性价值取向 | 第34页 |
(二) 潜江市排污收费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1. 排污收费政策征收总额偏低的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2. 政策执行中人力资源缺乏的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3. 政策执行的行政手段执行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36页 |
4. 政策执行机构的执行效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5. 政策执行中社会环境缺乏的原因分析 | 第37页 |
6. 政策执行人员非理性价值取向的原因分析 | 第37-39页 |
五、国内外排污收费政策执行的经验及启示 | 第39-42页 |
(一) 国外排污税征收的实践经验 | 第39-40页 |
1. 德国 | 第39页 |
2. 日本 | 第39页 |
3. 波兰 | 第39-40页 |
(二) 国内排污收费政策执行的实践经验 | 第40-41页 |
1. 济南市 | 第40页 |
2. 朝阳市 | 第40-41页 |
(三) 对潜江市排污收费政策执行的启示 | 第41-42页 |
1. 提高排污费的征收额度 | 第41页 |
2. 政府以及环保部门加大对排污收费工作的重视 | 第41页 |
3.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 第41-42页 |
六、完善潜江市排污收费政策执行的对策 | 第42-47页 |
(一) 扩大排污收费政策的征收项目 | 第42页 |
(二) 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 | 第42-43页 |
1. 完善现行的招聘机制 | 第42页 |
2. 组织内部人员的优化 | 第42-43页 |
(三) 加强政策执行行政手段的执行力 | 第43页 |
1. 督促企业对环保责任的履行 | 第43页 |
2. 科学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第43页 |
(四) 提高政策执行机构的执行效率 | 第43-44页 |
1. 加强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 | 第43-44页 |
2. 健全和完善对政策执行机构的监督机制 | 第44页 |
(五) 构建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 第44-45页 |
1. 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宣传力度 | 第44-45页 |
2. 建立与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 第45页 |
(六) 引导政策执行者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 第45-47页 |
七、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