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中的女性形象及意义和价值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鲁迅杂文中的女性类别 | 第12-20页 |
第一节 革命者眼中的另类女性 | 第12-15页 |
一、“西崽”型的女性 | 第12-14页 |
二、堕落型的女性 | 第14页 |
三、恶妇型的女性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启蒙者笔下的新旧女性 | 第15-17页 |
一、勇敢“出走”的女性 | 第16页 |
二、妥协自杀的女性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先驱者给予希望的女性 | 第17-20页 |
一、英勇就义的女性 | 第17-18页 |
二、勇敢复仇的女性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杂文中女性形象的典型 | 第20-30页 |
第一节 张扬完整个性的典型 | 第21-23页 |
一、生活深处的高度概括 | 第21-22页 |
二、融现实和历史为一体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呈现真实面目的典型 | 第23-27页 |
一、借用名称的运用 | 第24-25页 |
二、对经典的“续写” | 第25-26页 |
三、以形传神的手法 | 第26-27页 |
第三节 体现文化本质的典型 | 第27-30页 |
一、复仇文化的典型 | 第27-28页 |
二、男权主义文化的压迫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杂文女性创作意义和价值 | 第30-37页 |
第一节 社会意义 | 第30-32页 |
一、争取妇女经济独立 | 第31页 |
二、做“韧性”斗争肯定自己的价值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文化意义 | 第32-35页 |
一、控诉男权社会 | 第33-34页 |
二、批判城市文化 | 第34页 |
三、批判专制统治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审美意义 | 第35-37页 |
一、诗与政治结合的诗情美 | 第35-36页 |
二、极端冲击的色彩美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