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20页 |
| 1.2.1 土地整治生态状况评价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2 NDVI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1.2.3 基于NDVI的土地整治生态状况评价研究现状 | 第17页 |
| 1.2.4 现有研究不足之处 | 第17-20页 |
| 第2章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20-30页 |
| 2.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20-21页 |
| 2.1.1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 2.1.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2.1.3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21-26页 |
| 2.2.1 配对样本T检验 | 第22-25页 |
| 2.2.2 对比分析 | 第25页 |
| 2.2.3 土地整治影响NDVI变化的判断方法 | 第25-26页 |
| 2.3 概念界定 | 第26-27页 |
| 2.3.1 土地整治 | 第26页 |
| 2.3.2 生态状况 | 第26页 |
| 2.3.3 文中相关概念 | 第26-27页 |
| 2.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7-2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3章 数据及其处理 | 第30-48页 |
| 3.1 遥感数据及其处理 | 第30-38页 |
| 3.1.1 遥感影像数据投影及文件格式转换 | 第31页 |
| 3.1.2 遥感影像镶嵌及裁剪 | 第31-32页 |
| 3.1.3 影像数据去云降噪 | 第32-38页 |
| 3.2 土地整治数据及其预处理 | 第38-45页 |
| 3.2.1 土地整治项目区选取 | 第38-41页 |
| 3.2.2 NDVI值获取 | 第41-42页 |
| 3.2.3 项目区背景状况分析 | 第42-44页 |
| 3.2.4 项目区NDVI整体变化 | 第44-45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 第4章 土地整治影响NDVI变化的参数构建 | 第48-52页 |
| 4.1 NDVI变化分析参数构建 | 第48-49页 |
| 4.1.1 项目区NDVI变化分析参数构建 | 第48页 |
| 4.1.2 项目区外NDVI变化分析参数构建 | 第48-49页 |
| 4.2 NDVI变化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 4.2.1 项目区NDVI变化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 4.2.2 项目区外NDVI变化分析方法 | 第50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5章 土地整治对NDVI变化的影响分析 | 第52-68页 |
| 5.1 NDVI变化分析 | 第52-61页 |
| 5.1.1 项目区NDVI变化分析 | 第52-54页 |
| 5.1.2 项目区外NDVI变化分析 | 第54-61页 |
| 5.2 NDVI变化结果及影响机理 | 第61-65页 |
| 5.2.1 项目区NDVI变化结果与影响机理 | 第61-63页 |
| 5.2.2 项目区外NDVI变化结果与影响机理 | 第63-65页 |
| 5.3 土地整治对NDVI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换算 | 第65-66页 |
| 5.3.1 土地整治前后碳汇量估算 | 第65-66页 |
| 5.3.2 碳汇换算 | 第66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2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 6.2 特色与创新 | 第69页 |
| 6.3 展望 | 第69-72页 |
| 致谢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 附录 | 第80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工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