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小说的成长主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成长小说与严歌苓小说的成长主题 | 第12-19页 |
第一节 成长小说的定义与渊源 | 第12-15页 |
一、成长小说的定义与模式 | 第12-13页 |
二、成长小说在中国的发展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严歌苓小说的成长主题 | 第15-19页 |
一、个人成长印记 | 第15-17页 |
二、异域移民少年 | 第17页 |
三、女性的成长史诗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严歌苓小说中人物的成长 | 第19-36页 |
第一节 成长与环境 | 第19-23页 |
一、政治环境 | 第19-21页 |
二、家庭和集体环境 | 第21-22页 |
三、移民环境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成长与人 | 第23-31页 |
一、成长引路人 | 第23-28页 |
二、成长同路人 | 第28-31页 |
第三节 成长主人公 | 第31-36页 |
一、生理上的变化 | 第31-33页 |
二、心理上的感受 | 第33-34页 |
三、精神上的独立 | 第34-36页 |
第三章 严歌苓的成长经历及其小说创作的成长主题 | 第36-43页 |
第一节 严歌苓的成长历程 | 第36-38页 |
一、童年时期 | 第36页 |
二、军旅时期 | 第36-37页 |
三、海外时期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成长历程对创作的影响 | 第38-43页 |
一、创作动机与原型 | 第38-39页 |
二、悲剧与温情 | 第39-43页 |
第四章 严歌苓小说成长主题的叙事分析 | 第43-51页 |
第一节 叙事视角 | 第43-45页 |
一、叙事视角的定义和分类 | 第43-44页 |
二、儿童视角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叙述的人称和复调小说 | 第45-48页 |
一、叙述的人称 | 第45-46页 |
二、叙述者 | 第46-47页 |
三、复调小说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意识流与意象 | 第48-51页 |
一、时间流动 | 第48-49页 |
二、空间转移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