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7-10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一、差异裂缝中的相似:重复的活动方式 | 第12-22页 |
(一) 语感的即时性表达:语言的差异性同构 | 第12-14页 |
(二) 记忆的缠绕与交结:内心幻影的描摹与复现 | 第14-18页 |
(三) 多重叙事视角的投射:故事的多声部讲述 | 第18-22页 |
二、灵魂的直呈与暴露:重复的意义 | 第22-31页 |
(一) 反讽的效果——“文革”历史的另类书写 | 第22-24页 |
(二) 同情的理解——对卑微生命悲悯的温情 | 第24-27页 |
(三) 线性时间结构的中断——个人记忆的流动与复苏 | 第27-31页 |
三、产生重复的内在原因 | 第31-37页 |
(一) 童年的记忆与“无根”的牵绊 | 第31-33页 |
(二) 小说创作观念的选择 | 第33-37页 |
1、对生活与小说关系的理解 | 第33-34页 |
2、小说叙述“虚构观”的形成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注释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