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3.1 国外关于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3.2 国内关于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1.3.3 投资收益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1.3.4 文献评述 | 第18页 |
1.4 创新和不足 | 第18-20页 |
1.4.1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8页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2 理论分析 | 第20-28页 |
2.1 投资收益简介 | 第20-23页 |
2.1.1 投资收益概念 | 第20页 |
2.1.2 会计核算及财务报表列报相关规定 | 第20-23页 |
2.2 投资收益的盈余管理手段分类 | 第23-26页 |
2.2.1 通过处置股权产生投资收益实施盈余管理 | 第23-24页 |
2.2.2 通过权益法核算产生投资收益实施盈余管理 | 第24页 |
2.2.3 通过核算方法变化导致重估产生投资收益实施盈余管理 | 第24-26页 |
2.2.4 通过公允价值变化产生投资收益实施盈余管理 | 第26页 |
2.3 与投资收益相关的最新会计准则的规定 | 第26-27页 |
2.4 本章结论 | 第27-28页 |
3 投资收益与盈余管理现状分析 | 第28-35页 |
3.1 沪市上市公司投资收益总体特点 | 第28-30页 |
3.2 沪市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与净利润关系 | 第30-33页 |
3.3 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简析 | 第33-34页 |
3.4 本章结论 | 第34-35页 |
4 案例分析--以安彩高科为例 | 第35-52页 |
4.1 案例背景 | 第35-38页 |
4.1.1 相关制度简介 | 第37-38页 |
4.1.2 公司简介 | 第38页 |
4.2 案例分析 | 第38-51页 |
4.2.1 安彩高科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 第39-42页 |
4.2.2 安彩高科盈余管理的手段分析 | 第42-48页 |
4.2.3 安彩高科盈余管理的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4.2.4 案例小结 | 第50-51页 |
4.3 本章结论 | 第51-52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2-5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5.1.1 盈余管理的动机角度 | 第52页 |
5.1.2 会计准则的制定角度 | 第52-53页 |
5.1.3 市场监管角度 | 第53页 |
5.1.4 投资者角度 | 第53页 |
5.2 建议 | 第53-56页 |
5.2.1 改进并完善与投资收益相关的会计准则 | 第54页 |
5.2.2 加强市场监管 | 第54-55页 |
5.2.3 强化中介机构以及会计人员的相关责任 | 第55页 |
5.2.4 加强投资者对财务报表的理解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