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2 混沌理论及图像加密技术 | 第14-18页 |
2.1 混沌的定义 | 第14页 |
2.2 混沌特性 | 第14-15页 |
2.3 混沌图像加密技术 | 第15-16页 |
2.4 评价标准 | 第16-18页 |
3 一种基于两个复混沌系统的新型彩色图像加密算法 | 第18-32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3.1.1 复Chen系统 | 第18-20页 |
3.1.2 复Lorenz系统 | 第20-21页 |
3.1.3 汉明距离 | 第21-22页 |
3.2 算法描述 | 第22-24页 |
3.2.1 密钥的生成 | 第22页 |
3.2.2 伪随机序列 | 第22页 |
3.2.3 像素点置乱 | 第22-23页 |
3.2.4 异或运算 | 第23页 |
3.2.5 混沌马尾混合 | 第23-24页 |
3.3 安全性分析 | 第24-28页 |
3.3.1 统计灰度直方图分析 | 第25页 |
3.3.2 密钥空间分析 | 第25-26页 |
3.3.3 敏感性分析 | 第26-27页 |
3.3.4 相关性系数分析 | 第27-28页 |
3.4 运行时间分析 | 第28-29页 |
3.5 噪声干扰分析 | 第29-31页 |
3.5.1 高斯噪声分析 | 第29-30页 |
3.5.2 剪切噪声分析 | 第30-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一种基于DNA变换和超复Lorenz系统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 | 第32-44页 |
4.1 理论基础 | 第33-36页 |
4.1.1 超复Lorenz系统 | 第33-34页 |
4.1.2 小波函数 | 第34-35页 |
4.1.3 Unix时间戳及MD5 | 第35-36页 |
4.2 DNA序列变换 | 第36-37页 |
4.2.1 DNA编码和解码 | 第36-37页 |
4.2.2 DNA序列的异或运算 | 第37页 |
4.3 算法描述 | 第37-39页 |
4.3.1 混沌序列的生成 | 第37-38页 |
4.3.2 加密步骤 | 第38-39页 |
4.4 安全性分析 | 第39-43页 |
4.4.1 穷尽攻击分析 | 第39-40页 |
4.4.2 密钥敏感性分析 | 第40页 |
4.4.3 统计灰度直方图分析 | 第40-41页 |
4.4.4 剪切噪声攻击 | 第41-42页 |
4.4.5 相关性系数分析 | 第42-43页 |
4.4.6 信息熵 | 第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基于C | 第44-49页 |
5.1 现有实现方式的不足 | 第44页 |
5.2 C | 第44-45页 |
5.3 OSLO简介 | 第45-46页 |
5.4 软件实现 | 第46-4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49页 |
6.2 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