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1.1 煤气化技术发展概况 | 第16-20页 |
1.1.1 煤气化技术发展简史 | 第17-19页 |
1.1.2 气流床气化技术 | 第19-20页 |
1.2 粒度对粉体流动性的影响 | 第20-24页 |
1.2.1 粒度对颗粒含水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1.2.2 粒度对颗粒表观形态的影响 | 第22页 |
1.2.3 粒度对颗粒受力状态的影响 | 第22-24页 |
1.3 粒度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 | 第24-28页 |
1.3.1 粒度对煤质基础分析的影响 | 第24页 |
1.3.2 粒度对煤焦CO_2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1.3.3 煤气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25-28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8-32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8-29页 |
2.1.1 煤样 | 第28-29页 |
2.2 样品制备 | 第29-30页 |
2.2.1 不同粒度煤样的制备方法 | 第29页 |
2.2.2 粉体流动性测试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 第29页 |
2.2.3 煤样气化反应特性样品的制备方法 | 第29-30页 |
2.3 主要分析测试方法 | 第30-32页 |
2.3.1 粉体流动特性测试方法 | 第30页 |
2.3.2 TG分析测试方法 | 第30页 |
2.3.3 比表面测试方法 | 第30-31页 |
2.3.4 SEM测试方法 | 第31-32页 |
3 粒度对不同变质程度煤样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32-50页 |
3.1 不同粒度煤样的粒度分布特点 | 第32-40页 |
3.1.1 不同粒度煤样的分布系数 | 第34-36页 |
3.1.2 不同粒度煤样的分型维数 | 第36-40页 |
3.2 不同粒度煤样的表观形貌分析 | 第40-41页 |
3.3 粒度对煤样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3.4 粒度级配对YA煤样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43-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粒度对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CO_2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 | 第50-62页 |
4.1 不同粒度煤样的比表面测试 | 第50-51页 |
4.2 不同粒度煤样CO_2气化反应性分析 | 第51-55页 |
4.3 不同粒度煤样的CO_2气化反应动力学 | 第55-58页 |
4.4 粒度对YA煤样CO_2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5 粒度波动对壳牌气化炉气化过程的影响 | 第62-76页 |
5.1 入炉煤样的基础分析 | 第62-66页 |
5.1.1 入炉煤的流动特性 | 第64-65页 |
5.1.2 入炉煤的CO_2气化反应特性 | 第65-66页 |
5.2 合成气中CH_4含量对气化炉内炉温的影响 | 第66-68页 |
5.3 入炉煤粒度波动对壳牌气化炉气化过程的影响 | 第68-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