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厂论文--工业用水、水的处理论文

硫酸盐垢阻垢剂的制备和与缓蚀剂协同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前言第9-10页
    1.2 油井结垢概述第10-13页
        1.2.1 油井结垢的原因及危害第10页
        1.2.2 油井垢的分类及机理第10-11页
        1.2.3 影响油井结垢的主要因素第11-12页
        1.2.4 防垢除垢方法第12-13页
    1.3 油井腐蚀概述第13-14页
        1.3.1 油井腐蚀的主要原因第13页
        1.3.2 油井腐蚀的主要危害第13-14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1 硫酸盐垢阻垢剂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2 油田注水缓蚀剂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页
    1.5 油田用阻垢剂的种类及阻垢机理第15-16页
        1.5.1 油田用阻垢剂的种类第15-16页
        1.5.2 油田用阻垢剂的阻垢机理第16页
    1.6 油井腐蚀的分类及机理第16-17页
    1.7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1.7.1 研究的目的第17-18页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硫酸盐垢阻垢剂的筛选及复配第19-27页
    2.1 实验部分第19-20页
        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19页
        2.1.2 静态阻垢性能评价实验第19-20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0-25页
        2.2.1 阻垢剂的筛选第20-21页
        2.2.2 复合硫酸钡垢阻垢剂HMZJ-1 的研制第21-22页
        2.2.3 复合阻垢剂HMZJ-1 的阻垢效果评价第22-24页
        2.2.4 阻垢剂HMZJ-1 对油田现场水的阻垢效果第24-25页
    2.3 阻垢机理分析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四元聚合物AMSA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的研究第27-35页
    3.1 实验部分第27-29页
        3.1.1 主要实验药品及仪器第27-28页
        3.1.2 AMSA的合成方法第28页
        3.1.3 AMSA的红外表征第28页
        3.1.4 静态阻垢实验第28-29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9-33页
        3.2.1 合成AMSA单体配比优化第29-30页
        3.2.2 AMSA红外光谱第30-31页
        3.2.3 AMSA阻垢性能评价实验第31-33页
    3.3 阻垢机理讨论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葡萄糖磷酸酯GPM的合成及性能评价第35-43页
    4.1 实验部分第35-38页
        4.1.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35-36页
        4.1.2 实验材料第36页
        4.1.3 合成方法第36页
        4.1.4 实验用模拟矿化水的配制第36页
        4.1.5 实验方法第36-38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38-42页
        4.2.1 葡萄糖磷酸酯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第38-39页
        4.2.2 葡萄糖磷酸酯GPM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9页
        4.2.3 GPM加量与缓蚀性能的关系第39-40页
        4.2.4 腐蚀钢片的表面状态第40页
        4.2.5 电化学测试第40-42页
    4.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硫酸盐垢阻垢剂与缓蚀剂协同作用的研究第43-50页
    5.1 实验部分第43页
        5.1.1 实验药剂第43页
        5.1.2 实验仪器第43页
    5.2 阻垢缓蚀剂的研制第43-47页
        5.2.1 阻垢缓蚀剂配方的研究第43-45页
        5.2.2 复配缓蚀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评价第45-46页
        5.2.3 复配缓蚀阻垢剂缓蚀性能的评价第46-47页
    5.3 复配阻垢缓蚀剂的电化学评价第47-48页
    5.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六章 HSZGJ-1、HSZGJ-2 在油田注水系统的应用第50-60页
    6.1 水质结垢趋势预测方法第50-52页
        6.1.1 CaCO_3结垢趋势预测方法第50-51页
        6.1.2 CaSO_4结垢趋势预测方法第51-52页
        6.1.3 SrSO_4结垢趋势预测方法第52页
        6.1.4 混合垢预测方法---饱和系数法第52页
    6.2 长庆油田某采油厂注水系统水质分析结果第52-55页
        6.2.1 坊 98-100 井水样的水质分析结果第53页
        6.2.2 姬九联井水样的水质分析结果第53-54页
        6.2.3 池 74-76 井水样的水质分析结果第54-55页
    6.3 HSZGJ-1、HSZGJ-2 对现场水样的阻垢缓蚀效果评价第55-59页
        6.3.1 HSZGJ-1、HSZGJ-2 对现场水样的阻垢效果评价第55-57页
        6.3.2 HSZGJ-1、HSZGJ-2 对现场水样的缓蚀效果评价第57-59页
    6.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七章 全文小结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随机波动期权定价模型的平均方法
下一篇: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在胃癌侵袭性评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