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知识员工软技能的软件多项目调度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多项目调度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2.2 软技能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1.2.3 相关研究评述 | 第19-20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0-24页 |
1.3.1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3.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1-2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34页 |
2.1 知识员工相关理论 | 第24-25页 |
2.1.1 知识员工的内涵 | 第24页 |
2.1.2 知识员工的特点 | 第24-25页 |
2.2 软技能相关理论 | 第25-28页 |
2.2.1 能力模型 | 第25-26页 |
2.2.2 软技能的内涵 | 第26-27页 |
2.2.3 软技能的指标 | 第27-28页 |
2.3 软件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 第28-30页 |
2.3.1 软件项目要素 | 第28页 |
2.3.2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 第28-29页 |
2.3.3 软件项目调度计划 | 第29-30页 |
2.4 遗传算法相关理论 | 第30-34页 |
2.4.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2.4.2 遗传算法的参数描述 | 第31-34页 |
第三章 软件多项目调度基础模型 | 第34-44页 |
3.1 软件多项目调度问题的界定 | 第34-37页 |
3.1.1 软件多项目调度的定义 | 第34-35页 |
3.1.2 软件项目调度的三要素描述 | 第35-37页 |
3.2 问题基本定义 | 第37-39页 |
3.2.1 问题的基本假设 | 第37页 |
3.2.2 问题的参数描述 | 第37-39页 |
3.3 软件多项目调度基础模型的建立 | 第39-42页 |
3.3.1 模型的目标函数 | 第39-40页 |
3.3.2 模型的约束条件 | 第40-42页 |
3.3.3 基础模型建立 | 第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考虑软技能的软件多项目调度扩展模型 | 第44-54页 |
4.1 软件企业知识员工技能的界定 | 第44-48页 |
4.1.1 硬技能 | 第44-45页 |
4.1.2 软技能 | 第45-47页 |
4.1.3 软、硬技能的区别 | 第47-48页 |
4.2 问题分析 | 第48-51页 |
4.2.1 软技能对软件项目调度的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4.2.2 软技能匹配模型 | 第49-51页 |
4.3 扩展模型的建立 | 第51-53页 |
4.3.1 模型的目标函数及相关约束 | 第51-52页 |
4.3.2 模型建立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模型求解方法与算例分析 | 第54-68页 |
5.1 模型求解方法 | 第54-58页 |
5.1.1 基础模型求解方法 | 第54-56页 |
5.1.2 扩展模型求解方法 | 第56-58页 |
5.2 算例分析 | 第58-67页 |
5.2.1 算例的基础数据 | 第58-60页 |
5.2.2 基础调度计划 | 第60-63页 |
5.2.3 考虑软技能的软件多项目调度计划 | 第63-66页 |
5.2.4 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总结 | 第68-6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