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激光烧结Inconel625金属粉末的数值模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快速成型技术介绍 | 第12-14页 |
1.2.1 快速成型技术的分类及特点 | 第12-13页 |
1.2.2 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 选择性激激光烧结技术 | 第14-16页 |
1.3.1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工艺原理 | 第14页 |
1.3.2 SLS技术的特点 | 第14-15页 |
1.3.3 选择性激光烧结的发展 | 第15-16页 |
1.4 选择性激光烧结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1.5.1 论文的内容 | 第17页 |
1.5.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SLS热过程分析理论 | 第19-31页 |
2.1 SLS热分析基础理论 | 第19-26页 |
2.1.1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 第19-20页 |
2.1.2 SLS的传热方式 | 第20-21页 |
2.1.3 热分析的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 第21-22页 |
2.1.4 非线性热传导的有限元法分析 | 第22-25页 |
2.1.5 激光能量的输入 | 第25-26页 |
2.2 ANSYS有限元软件 | 第26-28页 |
2.2.1 ANSYS软件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 第26-27页 |
2.2.2 ANSYS热分析 | 第27页 |
2.2.3 ANSYS软件的特点 | 第27-28页 |
2.3 数值模拟中的关键技术 | 第28-30页 |
2.3.1 材料属性的转换技术 | 第28页 |
2.3.2 移动热源的实现技术 | 第28-29页 |
2.3.3 单元生死技术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SLS温度场模拟分析 | 第31-51页 |
3.1 SLS热过程的特点 | 第31-32页 |
3.2 SLS温度场有限元模型 | 第32-40页 |
3.2.1 Inconel625材料 | 第32页 |
3.2.2 有限元模型基本假设 | 第32-33页 |
3.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33-35页 |
3.2.4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的确定 | 第35-36页 |
3.2.5 热源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第36页 |
3.2.6 相变潜热的处理 | 第36-37页 |
3.2.7 材料热物性参数 | 第37-40页 |
3.2.8 SLS温度场计算流程图 | 第40页 |
3.3 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 第40-49页 |
3.3.1 单层单道模拟分析 | 第40-44页 |
3.3.2 单层多道模拟分析 | 第44-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SLS应力场模拟分析 | 第51-63页 |
4.1 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基础理论 | 第51-56页 |
4.1.1 有限元分析的特点与基本假设 | 第51页 |
4.1.2 塑性理论 | 第51-53页 |
4.1.3 热弹塑性理论的增量本构关系 | 第53-55页 |
4.1.4 平衡方程 | 第55-56页 |
4.1.5 热弹塑性方程的求解 | 第56页 |
4.2 SLS热力耦合的实现 | 第56-58页 |
4.2.1 热力耦合方案的分析 | 第56-57页 |
4.2.2 SLS应力场算法设计 | 第57-58页 |
4.2.3 材料力学性能参数 | 第58页 |
4.3 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SLS试验 | 第63-69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实验设备 | 第63-67页 |
5.2.1 激光器 | 第63-64页 |
5.2.2 双温水冷机组 | 第64-65页 |
5.2.3 外光路导光及聚焦系统 | 第65-66页 |
5.2.4 送粉系统 | 第66页 |
5.2.5 整机控制系统 | 第66-67页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结论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