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人造石油论文--从其他原料提取石油论文

微波强化生物柴油制备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4页
    1.1 能源背景与植物油燃料第10-11页
        1.1.1 全球能源背景第10页
        1.1.2 植物油燃料第10-11页
    1.2 生物柴油综述第11-13页
        1.2.1 生物柴油的定义第11页
        1.2.2 生物柴油的性质与优点第11-12页
        1.2.3 转酯化反应第12-13页
        1.2.4 生物柴油的前景第13页
    1.3 生物柴油的原料第13-15页
    1.4 催化剂第15-20页
        1.4.1 均相碱催化剂第15-16页
        1.4.2 固体碱催化剂第16-17页
        1.4.3 均相酸催化剂第17-18页
        1.4.4 固体酸催化剂第18-19页
        1.4.5 酶催化剂第19页
        1.4.6 离子液体催化剂第19-20页
    1.5 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第20-22页
        1.5.1 超临界甲醇转酯化第20页
        1.5.2 微波辅助法第20-22页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原料物性分析及产品收率计算第24-32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4-25页
        2.2.1 实验仪器第24页
        2.2.2 实验试剂第24-25页
    2.3 原料油物性分析第25-28页
        2.3.1 原料油理化性质的测定第25-27页
        2.3.2 原料油理化性质分析结果第27-28页
        2.3.3 原料油的摩尔质量第28页
        2.3.4 原料油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第28页
    2.4 生物柴油收率的计算第28-31页
        2.4.1 生物柴油收率的测定第29页
        2.4.2 色谱法计算收率第29-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高酸值鱼油的甲酯化第32-42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实验部分第32-34页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2-33页
        3.2.2 实验方法第33-3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4-41页
        3.3.1 鱼油理化性质第34-36页
        3.3.2 预酯化正交设计第36-37页
        3.3.3 预酯化结果第37-38页
        3.3.4 酯交换正交设计第38-39页
        3.3.5 酯交换结果第39-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微波场中酯交换反应动力学第42-62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实验部分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2-46页
        4.2.2 棕榈油的定性分析第43-44页
        4.2.3 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第44-46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6-61页
        4.3.1 红外测温仪的校正第46-47页
        4.3.2 单因素实验第47-50页
        4.3.3 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50-54页
        4.3.4 常规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确定第54-57页
        4.3.5 微波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确定第57-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成型的固体碱催化剂第62-71页
    5.1 引言第62页
    5.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62-63页
    5.3 成型的固体碱催化剂第63-70页
        5.3.1 氧化钙成型第63页
        5.3.2 负载型固体碱第63-66页
        5.3.3 离子交换树脂第66-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强度运动对于女大学生月经周期执行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广场舞对中年女性静态平衡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