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问题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2 《纽约时报》数字化转型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3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创新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4 关键概念 | 第19-21页 |
1.4.1 报业数字化转型 | 第19-20页 |
1.4.2 媒介融合 | 第20-21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2 《纽约时报》的数字化转型历程 | 第23-28页 |
2.1 《纽约时报》数字化转型的三个阶段 | 第23-26页 |
2.1.1 孵化期(1996—1999):网版初创,纸版优先 | 第23-24页 |
2.1.2 拓展期(2000—2003):报网并行,强化数字业务 | 第24-25页 |
2.1.3 深化期(2004—今):报网合一,数字优先 | 第25-26页 |
2.2 《纽约时报》数字化转型的总体特色 | 第26-28页 |
2.2.1 从报网分立转向资源整合共享 | 第26页 |
2.2.2 从"报纸第一"转向"数字第一" | 第26-27页 |
2.2.3 从全媒体扩张转向集中打造核心品牌 | 第27-28页 |
3 《纽约时报》的编辑机制转型 | 第28-37页 |
3.1 树立数字优先的编辑理念 | 第28-29页 |
3.2 打造多元融合的新闻编辑室 | 第29-33页 |
3.3 建设互动协作的数字人才队伍 | 第33-37页 |
4 《纽约时报》的技术创新 | 第37-44页 |
4.1 作为技术孵化器的研发实验室 | 第37-38页 |
4.2 引入"机器人记者"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 第38-41页 |
4.3 从信息到知识:数据库建设实现新闻增值 | 第41-44页 |
5 《纽约时报》的新闻产品升级 | 第44-62页 |
5.1 融合新闻的里程碑——《雪崩》 | 第44-48页 |
5.2 基于开放理念的数据新闻 | 第48-54页 |
5.2.1 开放性:数据新闻的生成共享 | 第49-52页 |
5.2.2 可视化:数据新闻的呈现之道 | 第52-54页 |
5.3 提供沉浸式体验的VR新闻 | 第54-59页 |
5.4 引领生活新方式的服务性新闻 | 第59-62页 |
6 《纽约时报》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及对我国报业的启示 | 第62-68页 |
6.1 《纽约时报》数字化转型的成果 | 第62-64页 |
6.1.1 数字化运作成为编辑室常态 | 第62-63页 |
6.1.2 数字化产品的用户吸附力增强 | 第63页 |
6.1.3 数字化平台建设渐成体系 | 第63-64页 |
6.2 《纽约时报》数字化转型对我国报业的启示 | 第64-68页 |
6.2.1 制定清晰的发展战略规划 | 第64-65页 |
6.2.2 以优质内容塑造品牌影响力 | 第65页 |
6.2.3 将数字化理念嵌入生产流程 | 第65-66页 |
6.2.4 加强数字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