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及医用准分子激光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4页 |
1.1 准分子激光 | 第10-21页 |
1.1.1 准分子激光 | 第10-12页 |
1.1.2 准分子激光应用 | 第12-15页 |
1.1.3 准分子激光关键技术 | 第15-21页 |
1.2 电容充电电源概述 | 第21-28页 |
1.2.1 电容充电电源简介 | 第21-22页 |
1.2.2 RC充电技术 | 第22-23页 |
1.2.3 LC谐振充电技术 | 第23-25页 |
1.2.4 开关逆变充电技术 | 第25-28页 |
1.3 准分子激光系统电磁兼容概述 | 第28-31页 |
1.3.1 电磁兼容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1.3.2 准分子激光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3.3 准分子激光系统的EMC研究方法 | 第31页 |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31-34页 |
第2章 高重频谐振电容充电模块研究 | 第34-54页 |
2.1 主拓扑设计和理论分析 | 第34-38页 |
2.2 设计要点 | 第38-42页 |
2.2.1 主开关保护引起的关断延时 | 第38-39页 |
2.2.2 精准泄放电路 | 第39-40页 |
2.2.3 储能电感的饱和特性 | 第40-42页 |
2.3 控制系统设计 | 第42-45页 |
2.4 前端电源DC模块设计 | 第45-50页 |
2.4.1 DC电源模块主拓扑设计 | 第45-48页 |
2.4.2 驱动和保护电路设计 | 第48-49页 |
2.4.3 样机调试 | 第49-50页 |
2.5 联机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2.6 小结 | 第52-54页 |
第3章 低重频高压逆变电容充电模块研究 | 第54-74页 |
3.1 主拓扑设计与理论分析 | 第54-58页 |
3.1.1 逆变和低损吸收 | 第54-57页 |
3.1.2 高压变压器设计 | 第57-58页 |
3.2 模拟验证和参数优化 | 第58-62页 |
3.3 控制系统设计 | 第62-69页 |
3.3.1 中控系统和驱动电路设计 | 第63-66页 |
3.3.2 隔离和保护设计 | 第66-69页 |
3.4 联机实验部分 | 第69-71页 |
3.5 小结 | 第71-74页 |
第4章 准分子激光系统电磁兼容性研究 | 第74-96页 |
4.1 准分子激光器电磁干扰分析 | 第74-80页 |
4.1.1 机理分析 | 第74-76页 |
4.1.2 实验测试与结果 | 第76-80页 |
4.2 准分子激光器系统电磁兼容设计 | 第80-95页 |
4.2.1 激光器电磁屏蔽设计 | 第82-88页 |
4.2.2 激光器显示控制系统EMC设计 | 第88-93页 |
4.2.3 激光器线缆和功率级EMC设计 | 第93-95页 |
4.3 小结 | 第95-96页 |
第5章 准分子激光系统稳定性实验研究 | 第96-108页 |
5.1 准分子激光器能量稳定性理论分析 | 第96-100页 |
5.1.1 激光器能量衰减和补偿模型 | 第97-98页 |
5.1.2 激励电压调节PI算法 | 第98页 |
5.1.3 能量衰减和PI模型模拟 | 第98-100页 |
5.2 准分子激光皮肤治疗系统设计 | 第100-103页 |
5.2.1 实验平台 | 第100-102页 |
5.2.2 控制系统设计 | 第102-103页 |
5.3 实验与讨论 | 第103-105页 |
5.4 小结 | 第105-10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8-111页 |
6.1 总结 | 第108-109页 |
6.2 展望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