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 ·农民工 | 第10页 |
| ·劳动合约 | 第10-11页 |
| ·权益 | 第11页 |
| ·相关理论的研究述评 | 第11-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本文研究思路及整体结构 | 第15-16页 |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 2 农民工劳动合约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17-26页 |
| ·合约制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17-18页 |
| ·合约制度实施的高成本分析 | 第18-22页 |
| ·不完全信息下低廉的违约成本 | 第19页 |
| ·资产专用性较低与合约激励不足 | 第19-21页 |
| ·机会主义下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21-22页 |
| ·违背合约制度的低成本 | 第22-24页 |
| ·农民工合约意识缺乏 | 第22-24页 |
| ·正式制度的缺位 | 第24页 |
| ·小结 | 第24-26页 |
| 3 农民工劳动合约制度的博弈分析 | 第26-32页 |
| ·模型假设 | 第26页 |
| ·合约制度下的双方博弈分析 | 第26-29页 |
| ·利益最大化的不完全信息博弈 | 第26-28页 |
| ·敲竹杠背后的成本收益比较 | 第28-29页 |
| ·引入第三方下的利益博弈分析 | 第29-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4 农民工劳动合约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 第32-41页 |
| ·需要验证的几个基本假设 | 第32页 |
|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32-36页 |
| ·问卷的基本数据 | 第33-36页 |
| ·广东省农民工劳动合约问题的实证分析 | 第36-40页 |
| ·模型选择 | 第36-37页 |
| ·变量的引入 | 第37-38页 |
|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1-46页 |
| ·强化合约的自我履行机制 | 第41-42页 |
| ·增加违约的信誉成本 | 第42-43页 |
| ·提高合约的激励作用 | 第43页 |
| ·完善第三方监督制度 | 第43-45页 |
| ·积极发挥工会的作用 | 第44页 |
| ·增强国家第三方强制履约制度 | 第44-45页 |
| ·提高公民的合约精神 | 第45-46页 |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后记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