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案卷移送制度概述 | 第10-14页 |
一、案卷移送制度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一)广义的案卷移送制度 | 第10页 |
(二)狭义的案卷移送制度 | 第10-11页 |
二、公诉案卷移送制度的类型 | 第11-12页 |
三、公诉案卷移送制度成因分析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域外公诉案卷移送制度比较研究与启示 | 第14-22页 |
一、起诉书一本主义 | 第14-17页 |
(一)美国的“起诉书一本主义” | 第14-15页 |
(二)日本的“起诉书一本主义” | 第15-17页 |
二、全卷移送 | 第17-19页 |
(一)德国“全卷移送”的运行过程 | 第17-18页 |
(二)德国“全卷移送”制度分析 | 第18-19页 |
三、混合式案卷移送制度 | 第19-20页 |
(一)意大利混合式案卷移送制度的运行过程 | 第19页 |
(二)意大利混合式案卷移送制度分析 | 第19-20页 |
四、域外案卷移送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我国公诉案卷移送制度的立法历程及改革反思 | 第22-33页 |
一、我国公诉案卷移送制度的立法历程 | 第22-26页 |
(一)1979 年公诉案卷移送制度 | 第22-23页 |
(二)1996 年公诉案卷移送制度 | 第23-25页 |
(三)2012 年公诉案卷移送制度 | 第25-26页 |
二、对我国公诉案卷移送制度改革的反思 | 第26-33页 |
(一)公诉案卷移送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 | 第26-27页 |
(二)“全卷移送”是否是一种倒退 | 第27-29页 |
(三)“起诉书一本主义”是否适合我国 | 第29-31页 |
(四)“法官预断”是否必然导致审判不公 | 第31-33页 |
第四章 现行公诉案卷移送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3-37页 |
一、法官庭前接触的案卷材料不全面 | 第33-34页 |
二、配套制度修正法官预断力度不足 | 第34-37页 |
(一)庭前会议制度 | 第35-36页 |
(二)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 第36页 |
(三)法律援助制度 | 第36-37页 |
第五章 我国公诉案卷移送制度的完善 | 第37-43页 |
一、完善我国公诉案卷移送制度的基本要求 | 第37-38页 |
(一)注重公正与效率 | 第37-38页 |
(二)贯彻庭审中心主义 | 第38页 |
二、完善我国公诉案卷移送的具体措施 | 第38-43页 |
(一)重视“律师书面意见附卷”,完善检方的卷宗材料 | 第38-39页 |
(二)完善配套制度修正法官预断 | 第39-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