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两种温度条件下水稻种子活力QTL的定位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 数量性状的定位研究进展第11-15页
        1.1 QTL定位原理第11页
        1.2 作图群体第11-13页
        1.3 分子标记第13-14页
        1.4 QTL定位方法第14-15页
    2 水稻耐冷性鉴定与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5-18页
        2.1 水稻耐冷性鉴定第15-16页
        2.2 水稻耐冷性QTL定位第16-17页
        2.3 其他种子活力性状QTL定位第17-18页
    3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其意义第18-21页
第二章 基于两个水稻F_2群体的种子活力QTL分析第21-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1.1 材料第21页
        1.2 田间种植第21页
        1.3 技术路线第21-22页
        1.4 种子发芽试验第22页
        1.5 基因型分析第22-25页
        1.6 分子标记的选择与鉴定第25页
        1.7 QTL定位第25页
    2 结果分析第25-34页
        2.1 亲本表型第25-27页
        2.2 F_2群体表型第27-28页
        2.3 极端株系分组表型第28-29页
        2.4 种子活力连锁标记分析第29页
        2.5 F_2群体QTL验证第29-34页
    3 讨论第34-37页
第三章 种温度条件下水稻种子活力QTL比较分析第37-47页
    1 料与方法第37-38页
        1.1 材料第37页
        1.2 田间种植第37页
        1.3 种子发芽试验第37页
        1.4 基因型分析第37页
        1.5 连锁图谱的构建第37-38页
    2 结果分析第38-44页
        2.1 亲本表型第38-40页
        2.2 CSSL群体表型第40-42页
        2.3 种子活力相关QTL位点比较第42-44页
    3 讨论第44-47页
全文总结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7页
附录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育粳3号背景的镇稻88 CSSL群体的构建及异交性状和穗部性状QTL检测
下一篇:植物耐盐相关基因高通量筛选技术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