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学校园植物景观调研评价与优化改善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3-14页 |
4 技术路线及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1 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1.1 校园景观、校园环境 | 第15页 |
1.2 植物景观 | 第15-16页 |
2 校园植物景观的主要功能 | 第16-18页 |
2.1 生态功能 | 第16页 |
2.2 观赏功能 | 第16页 |
2.3 文化功能 | 第16-17页 |
2.4 科普教育功能 | 第17页 |
2.5 师生保健功能 | 第17-18页 |
3 中学校园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3.1 国内外中学校园景观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3.2 国内外校园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 第19页 |
3.3 国内外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4 中学校园特点 | 第20-21页 |
5 中学校园植物景观的科教需求分析 | 第21-27页 |
5.1 植物的科普教育价值 | 第21-23页 |
5.2 中学教育的植物景观需求研究 | 第23-27页 |
第三章 南京市中学校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 第27-59页 |
1 南京市教育发展及调研中学概况 | 第27-42页 |
1.1 南京市教育发展概况 | 第27-28页 |
1.2 调研中学概况 | 第28-39页 |
1.3 南京市中学新老校园建设情况比较研究 | 第39-42页 |
2 南京市中学校园不同功能区植物景观特色研究 | 第42-56页 |
2.1 中学校园功能区划分 | 第42-43页 |
2.2 中学校园典型功能空间植物景观实例研究 | 第43-56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6-59页 |
第四章 南京市中学校园植物景观群落学特征研究 | 第59-77页 |
1 调研方法和内容 | 第5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74页 |
2.1 校园植物种类组成研究 | 第59-62页 |
2.2 校园植物绿化结构研究 | 第62-68页 |
2.3 绿化植物应用频率分析 | 第68-71页 |
2.4 绿化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 第71-74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74-77页 |
第五章 南京市中学校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与分析 | 第77-91页 |
1 研究方法 | 第77-80页 |
1.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77页 |
1.2 层次分析法研究主要步骤 | 第77-80页 |
2 中学校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第80-84页 |
2.1 综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 第80-81页 |
2.2 各评价指标确定及评分标准 | 第81-8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84-91页 |
3.1 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第84-86页 |
3.2 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86-89页 |
3.3 总结与讨论 | 第89-91页 |
第六章 中学校园植物景观优化对策 | 第91-97页 |
1 中学校园植物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 第91-92页 |
1.1 绿化生态化 | 第91页 |
1.2 植物科普化 | 第91-92页 |
1.3 空间人性化 | 第92页 |
1.4 景观特色化 | 第92页 |
2 南京市中学校园植物景观存在问题及提升建议 | 第92-94页 |
2.1 南京市中学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 第92-93页 |
2.2 南京市中学校园植物景观提升建议 | 第93-94页 |
3 中学校园植物景观建设发展优化对策 | 第94-96页 |
3.1 挖掘场地潜力,创新绿化模式 | 第94-95页 |
3.2 增加新优品种,注重生态效益 | 第95页 |
3.3 绿化结合教学,景观增益学习 | 第95页 |
3.4 关注师生需求,提高空间活力 | 第95-96页 |
3.5 体现校园文化,塑造景观特色 | 第96页 |
4 结语 | 第96-97页 |
第七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97-99页 |
1 论文主要结论 | 第97页 |
2 创新点 | 第97-98页 |
3 论文不足之处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附录 | 第103-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