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限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页 |
一、我国毒品犯罪死刑适用概述 | 第9-13页 |
(一) 毒品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 第9-11页 |
1. 毒品犯罪的概念 | 第9-10页 |
2. 毒品犯罪的特征 | 第10-11页 |
(二) 毒品犯罪死刑配置的立法沿革 | 第11-13页 |
二、毒品犯罪死刑适用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 第13-16页 |
(一) 毒品犯罪死刑适用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 单纯以毒品数量定死刑的倾向 | 第13页 |
2. 对运输毒品罪适用死刑多 | 第13-14页 |
(二) 问题的根源 | 第14-16页 |
1. 刑事政策和立法的重刑主义 | 第14-15页 |
2. 刑事司法的重刑主义 | 第15-16页 |
三、毒品犯罪限制死刑适用的依据 | 第16-22页 |
(一) 符合刑法的谦抑性要求 | 第16-17页 |
(二) 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第17-18页 |
(三) 符合保障人权的要求 | 第18-19页 |
(四) 符合刑罚的一般预防目的 | 第19-20页 |
(五) 符合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 | 第20-21页 |
(六) 符合儒家"仁政"思想 | 第21-22页 |
四、毒品犯罪限制死刑适用的现实路径 | 第22-28页 |
(一) 正确理解毒品犯罪死刑适用刑法规定 | 第22-24页 |
1. 准确理解《刑法》第48条的"罪行极其严重" | 第22-23页 |
2. 准确理解《刑法》第347条 | 第23-24页 |
(二) 坚持毒品数量与情节相结合的死刑适用标准 | 第24-26页 |
1. 综合毒品数量与其他情节定死刑 | 第24-25页 |
2. 重视毒品含量鉴定的作用 | 第25-26页 |
(三) 充分发挥财产刑的作用 | 第26-27页 |
(四) 减少运输毒品罪的死刑适用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