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自恋者在自我威胁情境下的攻击行为研究--社会压力的调节作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s第5-6页
前言第9-11页
第1章 研究综述第11-25页
    1.1 攻击行为综述第11-19页
        1.1.1 攻击行为的概念与特征第11页
        1.1.2 攻击行为的成因第11-13页
        1.1.3 攻击行为的研究范式第13-16页
        1.1.4 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第16-19页
    1.2 自恋综述第19-21页
        1.2.1 自恋的概念与特征第19-21页
        1.2.2 自恋与社会压力情境第21页
    1.3 自恋人格与攻击行为第21-25页
        1.3.1 自恋人格与特质攻击第21-22页
        1.3.2 自恋人格与状态攻击第22页
        1.3.3 自恋诱发攻击行为的原因第22-25页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第25-27页
    2.1 问题提出第25页
    2.2 研究假设第25-27页
第3章 实验研究第27-39页
    3.1 研究一 自恋者内隐和外显攻击倾向研究第27-34页
        3.1.1 实验一:自恋者在高、低社会压力情境中的外显攻击倾向第27-31页
        3.1.2 实验二:自恋者在高、低社会压力情境中的内隐攻击倾向第31-34页
    3.2 研究二:认知资源对自恋者攻击行为的影响第34-39页
        3.2.1 实验目的第34页
        3.2.2 实验方法第34-36页
        3.2.3 结果与分析第36-37页
        3.2.4 讨论第37-39页
第4章 总体讨论第39-45页
    4.1 显性自恋个体的外显攻击倾向第39-40页
    4.2 隐性自恋个体的内隐攻击倾向第40页
    4.3 不同类型自恋个体攻击行为的差异第40-41页
    4.4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第41-45页
        4.4.1 研究的局限第41-42页
        4.4.2 研究的展望第42-45页
第5章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附录第53-59页
    附录1 隐性自恋问卷第53-54页
    附录2 显性自恋问卷第54-55页
    附录3 情境问题第55-59页
致谢第59-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抑制和更新独立或共同引发的负相容效应对冲突控制的影响
下一篇:面孔和语音情绪整合加工机制--基于IE规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