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基础知识 | 第18-31页 |
2.1 数学基础和密码假设 | 第18-22页 |
2.1.1 椭圆曲线 | 第18-20页 |
2.1.2 双线性对及困难问题 | 第20-22页 |
2.2 公钥密码体制 | 第22-23页 |
2.2.2 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 | 第22页 |
2.2.3 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 | 第22-23页 |
2.2.4 基于证书公钥密码体制 | 第23页 |
2.3 基本密码组件及安全模型 | 第23-27页 |
2.3.1 数字签名定义及安全模型 | 第23-25页 |
2.3.2 数字签密及安全定义 | 第25页 |
2.3.3 密钥交换 | 第25-27页 |
2.4 可证明安全理论 | 第27-30页 |
2.4.1 可证明安全基本架构 | 第27页 |
2.4.2 随机预言机模型 | 第27-29页 |
2.4.3 标准模型 | 第29页 |
2.4.4 哈希函数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签密及相关协议研究 | 第31-42页 |
3.1 签密定义及安全模型 | 第31-34页 |
3.1.1 签密定义 | 第31-32页 |
3.1.2 签密的安全模型 | 第32-34页 |
3.2 新的前向安全签密方案 | 第34-38页 |
3.2.1 Lee方案 | 第34-35页 |
3.2.2 Zhang方案 | 第35-36页 |
3.2.3 新的YU_S签密方案 | 第36-37页 |
3.2.4 方案的安全性分析及性能评价 | 第37-38页 |
3.3 盲签密 | 第38-41页 |
3.3.1 盲签密定义 | 第39页 |
3.3.2 盲签密方案 | 第39-40页 |
3.3.3 安全性分析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身份的签密研究 | 第42-53页 |
4.1 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系 | 第42页 |
4.2 基于身份的多重签密 | 第42-52页 |
4.2.1 前期工作 | 第42-43页 |
4.2.2 基于身份的签密模型 | 第43-45页 |
4.2.3 基于身份的多重签密方案 | 第45-47页 |
4.2.4 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 第47-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无证书体制相关签名研究 | 第53-90页 |
5.1 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 | 第53-56页 |
5.1.1 无证书签名定义 | 第53-54页 |
5.1.2 无证书数字签名安全模型 | 第54-56页 |
5.2 基于无证书的两方密钥交换研究 | 第56-66页 |
5.2.1 无证书密钥交换 | 第56-61页 |
5.2.2 现有方案分析 | 第61-62页 |
5.2.3 新的无证书两方密钥协商协议 | 第62-63页 |
5.2.4 方案安全性分析 | 第63-66页 |
5.2.5 方案执行效率分析 | 第66页 |
5.3 基于无证书的代理盲签名 | 第66-80页 |
5.3.1 一般模型的形式化定义 | 第68页 |
5.3.2 协议安全模型 | 第68-70页 |
5.3.3 无证书的代理盲签名协议 | 第70-76页 |
5.3.4 无证书代理盲签名在E-Cash系统中的应用 | 第76-80页 |
5.4 基于无证书的聚合签名 | 第80-88页 |
5.4.1 一般模型的形式化定义 | 第81页 |
5.4.2 无证书聚合签名安全模型 | 第81-83页 |
5.4.3 方案描述 | 第83-84页 |
5.4.4 方案分析 | 第84-8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6章 聚合代理签名研究 | 第90-100页 |
6.1 聚合代理签名模型 | 第91-93页 |
6.1.1 基于证书聚合代理签名模型 | 第91-92页 |
6.1.2 基于证书聚合代理签名安全模型 | 第92-93页 |
6.2 一个新的基于证书聚合代理签名 | 第93-94页 |
6.3 签名方案分析 | 第94-99页 |
6.3.1 正确性分析 | 第94-95页 |
6.3.2 安全性分析 | 第95-99页 |
6.3.3 效率分析 | 第9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结论 | 第100-102页 |
主要结论 | 第100-101页 |
工作展望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111页 |